《转山》是昨晚十点,就着窗外呼呼的风,一直到凌晨两点看完的。原本不想写评论,太过个人的阅读感受想放在心里。但看到有些读者对这本书颇有微词,猜想或许源于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当然,凡是阅读必是误读,我也无法例外。但还是希望多多少少能释清一些疑问,给因误解而失之交臂的读者一次重新相逢的可能。
1、精神漂流
首先,我觉得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游记。如果你感兴趣的是资讯类旅游攻略,或带有个人标记娱性色彩浓重的读本,可以去看Lonely Planet、某某国旅行绘本、驴友网站上细致丰富、实用贴心、更新及时的帖子。这些在《转山》里都没有。第一作者不提供细节,自行车配置和价位,沿途值得推荐的旅社和餐馆,非去不可的景点,甚至联络人的电话号码……第二,也是让许多人不习惯的,他的叙述不快乐。我们惯常看到的游记是图文并茂、“炫耀”式的经历书写,美景美食、途中趣事,无论含有多少美化的成分,身在异地总是让人格外振奋喜悦。第三,作者似乎对现如今炙手可热的“流浪”一词并不太以为意。
从读者的阅读感受来说,“推荐”意味着“实用”,“炫耀”意味着“快乐”,“流浪”意味着“理想”,旅游书籍所贩卖的概念是:来吧!用我的经验为你铺路,你也可以突破狭隘的生活局限,到世外桃源拥有一次完美而难忘的旅行。《转山》脱离了上述三种要素,我猜想这是许多人失望的原因(即使出版社以“流浪”为宣传重点,作者所书写的流浪与读者对流浪的心理期待也不相吻合)。如果要为《转山》定义,或许说是作者个人的精神漂流比较贴切,他并不是书写行经的西藏,而是观察与发现旅行中的自己。
2、负面情绪
《转山》给人的阅读体验,是全书充斥着满满的负面情绪。贫穷、怯懦、孤独、自卑、迷茫、纠结……而没有愉悦。这场旅行由失恋发端,在得知自己通过甄选、获得活动资金的刹那,作者感到的不是兴奋和快乐,而是焦虑。在旅行途中,他置体力于不顾,折腾自己,进行一种“苦行”式的自虐。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在饮食住宿上一再省俭,时常苛责自己受伤磨损的身体“再坚持一段”甚至接近昏迷,成功之后没有精神胜利的快慰,却是一次又一次嚎啕大哭。在行程结束,他忆及的并非鲜活的旅途见闻,而是质问自己流浪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种生命经验对你有何意义”。在写作阶段,他困惑于以回想的形式重返现场是否失去了真实,以至决定写与不写的依据竟是比较两者带来的焦虑。再看他描述的周围人物,母亲和妹妹是“忧虑的”;朋友K是赌气畏难离开的;买运动饮料替他加油打气的路人并没有令他高兴多久,很快“心底涨满一阵酸楚”;连与林怀民共进晚餐,他所关注的也是老师从口袋里拉出付账的“皱得发窘的红色纸团”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不知道在旺霖性格养成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他的家庭、童年、学习经历与曾经遭受过的挫折给他留下怎样的阴影,仅仅通过他的书写,我们能够发现他的自我评价过低。他坦陈自己的胆怯与自卑,对感情淡漠,需要却不敢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曾反复思考自杀。他对自己不够爱护,似乎要用折磨和伤痛来狠狠感受存在,总是重申“顶多用一条小命换取这样的旅程”,这种言辞让人心疼。或许他应该给自己更多关照,拜访心理医生,做一些治疗与建设,这有助于健康的人生。然而悖论也正在于此,文学艺术上的成功,常常是以牺牲所谓的健康人生为代价的。
这些负面情绪除了让读者看到一个值得研究的心理学案例之外,是否存在文学意义?我认为存在。从书写成果来看,他是一位勇于剖析自我,将性格中的阴暗面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作者(虽然过度沉溺于此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并不重视物质利益,不愿忍受凡俗的日常生活,而期望亲身触及、叩问生命的意义。这种内在探索的精神,无论如何,是高尚的。在他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猛然发觉自己身处相似的问题和困扰之中。比如,在许多次独自旅行之后,我与他一样感受到美景当前时极致的孤独,于是决心再也不踏上一个人的旅程。而令人怅然的是,人生终究是孤独的行旅。再如,他以略带戏谑的口吻记述的《帮达奚大哥》一节,那个可爱的西藏小兵,真诚地希望“借用你文化人的观点,给我忠实的批评和建设”,一再问他该不该回老家,几岁结婚合适,该找什么工作……在发笑的同时也让人谓叹。对生活和生命,我们有太多迷茫,有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人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有人知道却苦于无法达成。在相仿的境遇里,我们多多少少也曾经是他或始终是他。
3、第二人称
曾有人说,以第二人称写作的文本最让人讨厌,这是因为“我”与“他”符合读者长期的阅读习惯,以“你”为对象的书写打破了这种习惯,而且容易产生强迫感与错置感。作者为何要以第二人称书写,我相信不是简单的噱头。在《柔软的时光》里有这么一段:“你拿出簿本,想着想着却什么也写不出来。你必须设想一个对象,然后才能开始说话”。在孤独的书写中,“你”的对象即是自我。回想有时自言自语,对自己的描述也会不由自主以“你”为主语,因为这是与内心的对话。还可以看一个有趣的比较:
2005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测量人们怎样对坏的记忆做出反应。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以第一人称、一组以第三人称自述最窘迫的经验。结果显示,第三人称更利于让人反省自身缺陷,取得心理上的进步。研究者分析:“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把与自己的距离拉开,允许你重新体会过去的经历,集中注意力于为什么会感觉不舒服,而不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我想,二者或许有相似之处。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特质,从文学角度来讲,我觉得比起写出一本浮光掠影的畅销游记的作者,谢旺霖更值得期待。《转山》并不轻松愉快,但至少让我哭过笑过,与作者两相对照,也回想起一直思念的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46:5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