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农民起义和陕西人,所以李自成在一段时间被拔的很高。在姚雪垠写的初期,这个现象非常严重。这个问题,可以归为三点:首先,在那种历史政治背景下,如果不这么写那么姚先生必死无疑。其次,当时的历史观和认识决定。最后,初期的拔高是为了后来李自成的迅速堕落形成鲜明对比。当然,最后一点是我揣测的,因为这是实际效果,而姚老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为李开脱。
李自成归根结底是一个帅材而绝非做皇帝的料,一个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在打拼时知道所需所求,并且能同心同德。一旦做大做强了,就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和战略了,不是在享乐中堕落就是在盲目扩张中土崩瓦解。
李自成这个人的心眼并不比哪个开国皇帝宽广,他是个流民知道如何让这些人跟着自己混。但是他不知道什么叫放手和玩政治,刘邦和朱元璋和他基本一个档次的时候起义的,可是为什么这两个人能得天下?因为他们知道全面战略和政治需求,而李自成空放着李岩不能用,对于宋献策和李岩的谋划不仅不听还心生反感,并以致最后杀了李岩,而宋也没有对大顺效忠到死。
想起了黄巢起义,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像的。
他们都缺少真正帝王高瞻远瞩的谋划和胸襟,过的是江湖流民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简单生活。
对于读书人,李自成骨子里并不真重视,他真正看重的是这些人能弥补军队的文化缺陷,以及起义军的面子问题。这点在洛阳攻陷后就显示出来,李岩不过是个吉祥物,他的意见和想法从来就没有李自成认真考虑和采纳过。
再看看刘邦和朱元璋是如何对文人的,我们俩就知道其间的巨大差别了。
待续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44:0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