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与闻的清宫档案,抽丝剥茧,还原了马戛尔尼使团从踌躇满志启程到失败回国的全过程,描述了整个过程发生的形形***的事情。
用“两个世界的撞击”做副标题真是恰如其分,“停滞的帝国”当然指清王朝。我读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正如火如荼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清王朝统治下的这个停滞的,缺乏生气的社会的巨大反差。真是无法形容。
使团的一系列报告中对中国的记述实际上为40多年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笔。他们的报告进一步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幻想。当时的报告就对中国的实力与体制做了全面的描述,所以也不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实际上,使团中最小的团员,12岁的托马斯-斯当东当时就学会了汉语,后来成了中国通,当上了议员,正是他是***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坚定拖中国下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对中国越了解,就越知道她实际上不堪一击。虎门硝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中国迟早要卷进这个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市场的的全球化的漩涡。可悲的是英国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以后可以怎么做,而中国却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
作者在七十年代来到中国,令他惊奇地发现,200百年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心理仍然没有多少变化,甚至国家统治方式也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毛替换了乾隆,马克思主义替代了儒家学说,但并无本质不同。书中处处出现这样语带讥讽的暗示,以至于全书以“循环无穷的中国”结尾,虽然作为中国人,我并不完全同意,但是必须承认作者的观察是敏锐的。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自信心也大增,继而传统文化大热。但忘乎所以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记得一次上课,一位老教师是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奉者,大唱传统文化赞歌之余,言语也对现在外国文化的大行其道不满。传统文化的确需要弘扬,以扬我民族精神,长我民族志气,这无可厚非。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外国人的时候,也就是***战争以前,在传统文化统治下中国人,也生活得很好。我听了不禁吃惊于他的“信而好古”,且不说当时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生活的很好,就是很好,难道会永远这样活下去吗,这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吗?可以说,***战争本就不是一场侵越与反侵越战争这么简单,它也根本不同于历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你不变化,他迟早要来,而且不是来抢米的,而是来“破釜”的。
实际上中国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次次失去了。马戛尔尼们无法想象为什么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发明,工业产品(中国人称为贡品),中国人只有冷漠和嘲笑(但也许内心喜欢)。从康熙开始,中国钦天监就是由西方传教士掌握,“天朝”已经知道西洋人的历法比中国人的好,却不问问为什么?似乎我们的祖宗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和上进心。他们还习惯从过去寻找答案,无怪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复罢了。
在书中引用的皇帝给“夷人”的诏书处处称“天朝”,“大皇帝”,处处称“体制”,俨然以正统与宗主自居,实际上连这些“夷人"都清楚,当时的中国是由一个外来政权控制的。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它的两大支柱。也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他们在维护现有体制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宁肯抱残守缺,也不图进取。
阎崇年被“大汉之风”打了一巴掌,起源于对满清王朝的评价问题。我不是民族主义者,历史也没有“如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马戛尔尼去见的是一个汉族皇帝统治王朝呢?毫无疑问,至少这个王朝是没有合法性问题,她是不是会更开放大胆一些呢?可反过来又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汉族人的这个“天下”会亡于满清呢?历史有魅力,但有时真让人费思量。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43:1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