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被侮辱与损害的《最终的道路》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42:28
  • 86

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应该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初一或者初二吧。

那时候的我看这样的书并不能完全明白。看到俄罗斯人那些长得过分的名字忍不住皱眉。看完之后除了对故事情节的大概了解,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感情都好激烈啊……不是在大喊大叫,就是在大哭大闹,各种晕倒流泪歇斯底里-。-

哦还有就是,我忘了很多却一直记得书中那个小女孩,涅丽。也许当时书里写到她爱上了凡尼亚让我深受震动了一下:哇,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小女孩居然也可以爱人的啊!嗯嗯,现在看起来她真的是一个生得又美个性又强的小loli啊~

在第二个本命年的年龄再看这本书,自然会看得更明白一点。比起小时候的囫囵吞枣,能够尝到更多一点的滋味。

俄罗斯作家的书我看得不多(画外音:我有什么看得多的吗?),也完全没有底气去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最称道于世的大约是他出色的心理活动描写?不甚了了。

只能随便说说。这本书里动辄长达两三页的独白或者心理描写让我很是沉迷。我常常反复地看上三四遍,然后感叹于居然有这么伟大的作者,能够写出这么细致入微的内心世界。我依然不能喜欢,或者不能习惯,书中人物那些激烈的个性疯狂的行为暴躁的情绪,但我却不能不感染到书中所弥漫的无尽的悲怆、无边的苦痛、无助的愤怒与无底的绝望,以及隐藏在作者绵延笔触之后宁静的注视和巨大的悲悯。

看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陀斯妥耶夫斯基会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他一定始终怀有高贵的自持与坚韧的信仰,但同时又迷途于人性的黑暗与人世的无奈。在这本书里没有峰回路转的情节,更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从头到尾都只能看到善良的被欺压、纯洁的被侮辱、尊严的被践踏,暴者愈暴而无所制约,弱者愈弱而无可反抗。甚至于在现世的所谓报应完全不可实现之上,终极意义的审判也虚无缥缈得可笑,那些高尚的宽恕与无私的救赎只发生在同样闪光而受尽欺凌的心灵之间,真正的恶魔却像撒旦一样永远发出狂妄的大笑。高贵的人在受侮辱受伤害时总是用蔑视与坚守向对方还击,但侮辱与伤害者却越发不屑和嘲笑于这样的姿态;道德审判只对道德观念存在的人有所作用,对没有的人来说实在无力到卑微的程度。

于是在这次看书时,我唯一匆匆掠过的一段是公爵在酒醉后对凡尼亚的自白。我不忍心去看那样毫不遮掩对恶的狂妄与自得,那是如铅一般沉重而阴郁、无从化解几乎令人窒息的黑暗与压抑。

所以有人会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最终走向了宗教主义么?也许,有上帝也只有上帝在俯瞰人世间的一切。我不知道在他的心里这样的信仰有多牢固,或者也只是,唯有相信如此而已?

也许再过十二年,我再把这本书拿出来看看么。

那时候的我,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p.s.这个版本的译者是李霁野老先生,记得小时候念的第一本唐诗绝句启蒙就是他选编注释的,印象颇深刻……小纪念一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