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君,原籍四川自贡,母亲从事银行工作,父亲供职于某国企。
郭君少年好写作,两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开始获得关注。2002年考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工程专业,作长篇代表作《幻城》,当年销量达80多万,于全国声名鹊起。
2003年,郭携《幻城》之势,完成《梦里花落知多少》,销量超百万。至此,郭敬明周围团聚起非常大数量的粉丝群,自称“四迷”。
2003年12月,庄羽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诉,称郭敬明所著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剽窃了其《圈里圈外》一书的部分故事情节。随后,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决,认定《梦里花落知多少》在12个主要情节上均与《圈里圈外》中相应的情节相同或者相似,在整体上构成对《圈里圈外》的抄袭。对此判决,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均表示不满,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最终判决之前,郭敬明始终坚持自己没有抄袭。
最后的结果举国皆知,郭敬明败诉,《梦里》被勒令停止出版。
“剽窃”一役,引发全国上下对郭的骂潮,出名更早的青年文坛写手韩寒,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和个人博客上对郭敬明进行或直接或隐晦的口诛笔伐,成为反郭的精神领袖。从此以后,反郭的洪流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在互联网上生生不息。
曾几何时,本人亦是反郭阵营中的一员。
现在想想当初厌恶之源头,除了“剽窃”一事可拿来作借口之外,另外也很难找出什么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无奈我们对名人总是有无端端的苛刻。
今天在某个门户网站上看到08文坛富豪排行榜排名,在其他富豪受累经济危机大幅缩水的情况下,郭敬名08年收入1300万元,蝉联榜首,不禁感慨。
《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剽窃”事件大概是郭敬明的一个分水岭。在《梦里》之前,郭是个很有市场的写手,《梦里》之后,他则慢慢转变成一个高明的商人。
《梦里》之前的郭敬明,于写作有自己的一套,虽然文笔不错,但其内容也难说多丰富,有多高的造诣。而剽窃一事,也大概能说明当时的他,为人的尚不成熟。
《梦里》之后的郭敬明,至今事过5年,批评者仍旧对其仍穷追不放,大体仍是“剽窃”引发的品格质问。自03年后,郭敬明的个人创作开始减少,渐渐完成了从作者向文化商人的转变。
2004年,他创立了“岛”工作室,出版《岛》系列图书,完成大范围吸金,为其在2006年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做好了财务上的准备。
2006年,在柯艾文化成立之后,郭敬明一手策划的《最小说》发刊,发行至今,已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在《最小说》运营过程中,柯艾文化的文学经纪业务也在不断成熟,通过“The Next 文学之新”等文学选秀活动,将大量80后写手团结到身边,包装成为类似超女快男之类的快销“文学偶像”,为其出书。从成绩来看,这种新颖商业运营模式手段效果相当好,七堇年,林汐等一批作家已经培育起了自己忠实的读者群。
一片文章这样提到:“除了版税收入之外,身兼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作家、《最小说》杂志主编、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等头衔的郭敬明每月都有超过百万元的收入,在如今全球大企业高层都被迫减薪之际,愈加引人注目。”
2008年,郭敬明的新书《小时代》发售,尽管网络上依旧嘲讽声一片,但这并不妨碍《小时代》在三天内创下2008年的全国第一销量。
如今要再骂郭敬明,恐怕要转换一个角度。若是把他当作一个作家来批判,恐怕都打不到靶子上。因为一定意义上,年轻的郭敬明君已经是一个商人。03年以后,无论是《悲伤逆流成河》还是《小时代》,人群的谩骂,哪一次没有被他很好地利用,进而变成为推销产品的动力?在噱头的把握上,25岁的郭君可谓一流,令我佩服。
而但凡谈起郭敬明,另外一人通常都会被提起比较。他早郭敬明几年成名,名叫韩寒。
就跟有过厌恶郭敬明的经历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也都仰慕过韩寒,为他的辛辣和诙谐神往过一阵子。
韩寒幽默角度的草根性,是其获得网民亲睐的法宝。每每其作文一篇。便被崇拜者们疯狂转载。若是博客的点击量能为博主赚钱,韩寒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成为中国文坛的首富了。
而自郭敬明成名以来,韩寒对其的不认同便显而易见,03年的剽窃事件更是被他抓到了痛脚,不大不小地作了一通文章。
两人年纪相近,连居住的城市也都是上海。在2008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上,25岁的郭敬明以年收入1300万元蝉联冠军,韩寒则170万元处于榜单下游。若以数字来看,郭敬明已经步入富豪之列,而韩寒不过是中产而已。
郭敬明会作秀,谈吐、穿衣打扮偏中性,成为不少网民的靶子。而他在履历上有抄袭的污点,但这毫不影响郭敬明的人气。
如今的郭敬明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小四”,他除了是作家,更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
尽管有那么多人对郭敬明有着几乎根深蒂固的偏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勤奋———勤奋写作、编辑,卖力赚钱,这都是他获得目前成功的平实无奇的手段。这些,是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也是值得学习的。
反观韩寒,他从来都不把写小说、赚钱看成是人生的重要目标,赛车场上的追逐,博客上的嘲弄,采访中的口水,这些才是他的人生乐趣所在。所以170万元的年收入,用韩寒自己的话说,正好印证了他对自己的判断。他曾经说过:“我赚钱不拿手”,“我没想过利益最大化”……
“人各有志”是一句相当好的话,没人能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赚钱不拿手”,“没想过利益最大化”且年近30的韩寒未必就是个不成熟的人。他身上对生活的热情,对草根百姓的亲和,对权威的反叛,都是很可贵的品质。
而郭敬明亦然,他们不过是有着不同的活法。
最后,我引用一句郭敬明的话:“……我正好是从外地到上海来的最普通的平凡人,一步一步变成可能别人眼中比较有钱或成功的人,这中间经历了一个过程,我是从低处一直走到高处,对这个过程里的每一个状态都比较了解。”
这是他谈起他的新作《小时代》的创作动因时说起的。我想他在上海求生的五味,大概也只有他自己能够了解了。
取名为“郭敬明君的赞歌“,文中对郭敬明的赞赏其实却不多,仅有的几处也是尽量含蓄克制,大概是人持有一个观点太久了,扭转过来需要有一个过程吧。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38:2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