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开卷八分钟的文稿部分,觉得是不错的入门文字,这里推荐。
有的时候阅读只是为了一种纪念,纪念作者的才气,纪念作者的风格。今天我们要重读一位早逝的才女作家的作品,在13年前,1995年的夏天,台湾年轻的小说家邱妙津在她巴黎的寓所自杀,年仅26岁。
很多人为她惋惜,因为她太年轻了,也因为她太才华横溢。就像写作根本就不是什么创作班子能够教得出来的,邱妙津的写作才气完全流淌在她的血液里,或许就是这种天生的对事物的超敏感感受力和极为丰富的情感,让她的文字很有张力,很有气质,也让她过早的透彻了这个世界,选择离开或许是她情感燃尽之后的平静。
邱妙津的作品其实不多,但是都能够让人烙下非常深的一个印记。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鳄鱼手记》,有自传的倾向,第一次透露了她同性恋的性趋向,像书中所提到的“拉子”、“鳄鱼”等词汇,现在也是台湾女同性恋者沿用至今的自我称号。
另外一部小说《蒙马特遗书》,是她26岁在巴黎自杀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了。由10多封写给离弃她的人的信组成,百分之百投入的生命书写,有让人喘不过气的一种浓烈的爱情,以及对艺术执着而纯粹的追求,对爱欲与死亡的深刻反省。
当然这本书是我本人今天并不打算推荐的。因为会对情绪造成极大的摧残,稍有情伤的人都非常容易被它感染的情绪很低落,而且被深深的吸引其中,有些恍惚。在我看完了这本书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再去碰它,尽管它就放在我家里面书架非常显眼的一个位置。
这部作品后来也搬进了剧场,它强烈的情绪冲突,还有人性的对白,倒是非常适合舞台剧的表现,这一点对于早前从事过戏剧创作的邱妙津来说,也一是回归。有才气的生命,总是特别吸引着人的注意,何况邱妙津的生命只有26岁,非常短促,她却通过了文学创作,表现了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生命张力和一种很扭曲的美感。
看她的作品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其实审美是有几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大俗,之后是大雅,再最高的层次就是一个病态的美。而邱妙津的作品是属于这个最后的一个层次,再加上她大学的时候研修的课程是心理学,留学巴黎也是在心理系的临床组。一年之后终于是没有走出自己心理的一些困难而自杀,这种经历也导致她的作品和她的生活是一样的,都充满了一种挣扎、矛盾和一连串的大问号当中。
尤其是她的死,很难让人有理性的解答,或者情感上也是很难认同的。这一切在我看过她去年出版的一套书,叫《邱妙津日记》之后,慢慢的沉淀了下来,就是今天我要介绍的书《邱妙津的日记》,1989到1995,是分为上下两册的。
可以说是她面对诚实挚爱的一种灵魂练习本,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选自她大学时候和在留法时期绝大部分是原状的一种日记状态,基本没有什么文字的删改。既然是写给自己的日记,起初就是没有出版的意思,所以没有任何迎合读者的文笔,这也是她六年最为真实的精神面貌。读者能够看到无非是一个人在世界上是怎样的活过,也记录了人的一个存在的形式。
日记是不需要很完整的结构,很严密的逻辑的,所以当你任何时候,随意翻开其中的任何一页都能感觉到一种震动。因为她特别精准的文字和充沛的情感,还有很挚烈的表达,同时非常冷酷的分析,都给人深刻的印象,可能看的时候非常吸引你深入其中,因为她理性的特别入骨,而且又感性的至极。
这个文字集,我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两本书,那日记恐怕也是最***的一种文字形式了,所以看日记的时候,恐怕也是最具有推理想象的阅读形式。有的时候觉得邱妙津活的特别隔绝,如果能够再晚活10年,活在这个世界上,她应该是没有那么孤独的,比如说像互联网这种打扰人的能力,或者说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认知度、包容度,可能都会给她一些温暖,有可能让她在死亡的这个边缘能够转回。
但是如果那样的事情发生了,可能也很难能看到这两本厚厚的日记手稿是否还能够还原的像现在一样,维持她当时的一种内心非常有深度,非常纯粹的一种自省过程。
当然我个人是不认同这是同志文学的,也不认同是邱妙津对生活,对理想,或者说对责任有丝毫松懈和退缩,相反她实际上是一个治学特别严谨,对责任不断勇敢检讨的人,至于爱情,可以说是她致命的死穴,创作和爱就成为她生命的全部。
当然书中为了避免涉及到一些伤害无辜的一些人,或者一些舛错,当然书中的一些人名和地名都做了适当的修整,可能都是以代号来出现。那整个日记的周边,其实我们翻阅的时候也可以看得到,保有邱妙津当时非常真实的个人手写的一些文笔和当时她随时拍下来的生活的一段片断,都被这本书的美术编辑增添到了书中,所以帮她整理出版这本书的作家赖香吟在序中也这样写到,无论经历怎样的迁徙,她总是把这本日记带在身边。
那这些日记是她最大的财产,她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日记当中能够找到雏形的,她不仅是抱着写记事的心情在写日记,而且是借此非常严密的审视自己的心绪,把今人的诚实和热情都投入到这里,所以关于悲剧的发生,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始末,也不再可能知道它的始末。但是邱妙津也是十分强悍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她让我们看到她们的人生是多么的清明。
这样她自己在整个日记当中所提到的最后一句,所提到的其实人生何其美,但不得不到,也永久得不到的,那样的荒凉,是更需要强悍的,那这是邱妙津在日记当中留下的最后一句。那这套日记带来的是邱妙津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安慰在任何一个层面上与她有着相同或相似荒凉、艰辛的人,我想这两本书的价值也不仅仅是一套今制而畅销书那么简单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30:4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