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大侦探小卡莱《那些最终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也能给我坚强的信念》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30:22
  • 76

以20出头的年纪来读这本书,实在是意料之外。过年的时候去走亲串友,午餐过后大家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偏偏我不爱这口,连坐在一边看别人打牌都缺乏耐性,完全没有打牌的欲望。浑浑噩噩坐了将近一个小时,无意之中转过头,后面那桌人一个姐姐居然在看书,距离太远看不清书名,但从封面看来,八九不离十应该是《杜拉拉2》,我差点冲上去说“姐姐,我们一起看吧”,我对看书这件事本来就有偏好,再加上面对打牌的气氛,这种求知若渴似乎更加强烈,只是最后实在觉得那么唐突冲上去太不礼貌了。况且以一个爱书人的角度来看,换做是我应该也不太喜欢跟别人一起share一本书 吧。直到后来瞄见他们书桌上似乎有本书,静静躺在那里,尽管看不清书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过去。而躺在桌上的那本书,就是《大侦探小莱卡》。当时拿到那本书仿佛见到救命稻草,但仔细一看发现是儿童读物的时候,那个心还是难免不感觉拔凉拔凉滴,以致于买这本书给孩子的那个大人(也就是我朋友的亲戚)看我要把那本书借走的时候都说“这孩子看的书,你也有兴趣啊”!@¥#%¥#……以上算是对遇见这本书的背景交代。总的来说当时的情况似乎不那么满意。

但等到开始慢慢读下去的时候,才发现是捡到宝了(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啊哈哈,容我大笑十声吧)。首先,故事发生在瑞士(还是瑞典),反正是我热爱的“死也要死在美丽的北欧”的地方。其次,小卡莱做过很多事都让我想起幼年时代的青葱岁月。算起来,其实书中小卡莱也和我那时候是一般年级。大概就是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也简直是一个疑神疑鬼的小孩。看什么都觉得还有背后的故事。遇到有点奇怪的车子,或者看见有点凶相的行人定是会多看几眼。看到2.3人一起商量着什么的时候也会觉得是不是在密谋什么凶案。更离谱的是,看到这些自己认为奇怪的事情,还不忘看看表,刻意留意一下时间,仿佛准备着等眼前这些“恶人”犯事之后,到警察局或者到法庭被当作证人作证的时候可以流畅地说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某地我在某地,看到某某在干嘛”~~~呃,我也承认那时候是香港连续剧《刑事侦及档案》或者《一号法庭》之类看的太多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或许还夹杂一点点自我崇拜的英雄情节在里面吧。于是看到书中写小莱卡看到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就会掏出本子记下时间地点所看见的事务时觉得跟我小时候的行为如出一辙。

看到越后来越觉得这应该不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总是觉得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其实是不能清楚明辨是非善恶的,特别是作为儿童读物来讲。可书中所讲的发生在我身上类似的事情又让我觉得,我在小卡莱那个年纪也是做这样的事过来的,转眼一想又觉得这些都很正常。

我的故事发展到后来变成有一天在放学路上捡到几张莫名其妙的照片,上面是一辆破烂的车子和其他一些记不得具体是什么的破烂物件,顿时警觉性升高,觉得这可能是什么人拍摄到的关于凶案现场的某些照片(有这种想法也是因为那时候看香港电视剧警察们或者法庭上给证人的照片拍摄的相关照片也是差不多内容)。拿到照片之后跟同行的小朋友商量以后,一致觉得这可能是关键证人在某某途中遗漏的关键举报证据,既然已经掉了,我们就要帮别人把这些照片交到警察手里。还在头脑里面搜索周围最近的派出所,未果,后来还是询问路人找到一个派出所。我现在都记得那个小派出所的一楼有三间房,看到里面有人但也不敢直接往里面走。犹豫了半天最后的决定是撕下几张书包里的作业本纸,把照片大概3.5张吧,包在里面,附上一张纸,大概内容是说照片是我们在路上捡到的,但觉得这不是普通的照片,也许可能大概跟某些案子有关,也许是重要的证据,于是就把照片交来警局,希望能有帮助之类的。写好之后落了我跟伙伴还有小学的名字,把这包东西放在警局房间外面的窗台上,就走了。

所以看到小莱卡把有他叔叔手印的纸邮寄到警局的时候,我简直错觉小卡莱就是当时的自己!只不过区别在于,小卡莱遇到的是真的劫案,他之前所搜集的所有证据都为破案帮上了忙,而我的故事是到现在当年去过的警局都没人来找过我,说我们提供的东西对破案有帮助,也没人请我去作证什么的,现在想起来都还是相当的遗憾啊。

但童话故事好的就是,那些在你心中好的坏的东西最后都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看《大侦探小卡莱》中间的时候,我曾想过,故事的最后,作者会让小莱卡所做的这些成为一个小孩多余的不靠谱的幻想,还是给这个心里疾恶如仇的小孩一个肯定的答复“你做的这些终究是对的”?如果在中国,这故事的结局也许应该是,小莱卡的舅舅其实是个好人,而之前小莱卡的种种行为都是意外的巧合罢了。好在,作者林格伦,至少给了我一个圆满的结局。

于是,那些最终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也能给我坚强的信念:善恶终有报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