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Free Press : La contre-culture vue par la presse underground《革命需继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8:16
  • 83

作为长期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来讲,常常难以抵御“禁人禁事”的诱惑,所以常听说不少艺术产业者深深地为其产品被官方依法取缔而感到难以名状的狂喜。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样有着不少对“禁止标签”有着病态好奇的人,比如说不幸被言中的我。

所以当我看到这书时,我仅凭"underground"这个关键词就慌忙把它收入怀中,以致没注意到这是一本法文版图书。不过还好的是,250多页的雅粉纸上几乎全是插图,哪怕是文盲同学都能从花花绿绿的“很黄很暴力”中感受到亚文化的混杂活力。

开篇的前言就有刊登三位大名鼎鼎的地下刊物活化石写来的热情炙人的感言。比如从1954年就愤怒到现在的,著名文化刊物《村声》杂志(Village Voice)以及《东村》杂志(The East Village Other)的创始人之一John Wicock。他说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自己始终活跃于自由出版界,为此他高兴地要死。Wicock老哥还说在他纵横亚文化世界期间,始终感受到的是自由世界大家庭的温暖,他极端鄙视“版权”这玩意,因为就是这玩意阻碍了“自由人士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传播”。(不过有趣的是,本书第一页就写清楚了本书版权归ActuelUnderground Press Syndicate所有)。另外一位老革命是1966年10月在伦敦创建《国际时报》杂志(International Times(later renamed IT)),并且还是性解放悍将之一的Jim Haynes。他也说了不少肉麻的话,并在最后透露如果想要得到他非常地下(very underground)的书,可以寄20欧元给他现在巴黎的地址(83rue de la Tombelssoire,75014 Paris)。最后还有一位老同志Richard Neville在John Wicock的来信鼓舞下用略显伤感腔调发表了感叹。

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地下刊物的精品插图选,从本书228-252页的索引图录可以知道本书的插图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欧美主要地下刊物,比如纽约的、还有伦敦的、、,还有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亚特兰大、巴黎、米兰等处的自由出版物,总之就是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这些插图形式上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采用了最便捷便宜的套色海报形式,除了一些自由绘画的手段,不少作品在展现方式上和安迪沃霍(Andy Warhol)、利希腾斯坦(Roy Lichtenstein)、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以及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等波普艺术家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主题内容上则包罗万象,总之都是左派青年们喜闻乐见的项目,比如反战、反美帝、红色中国的革命、朋克文化、性解放、死亡、种族主义等等。

不过现如今再来看这些发黄的老报头,不禁让我感叹前卫青年们的革命速度似乎越来越赶不上现代商业的招安速度了,从前的愤怒呐喊和自由恶搞转眼已经变成了奢侈大店欺负中产阶级小孩的利器,而亚文化的出口则被和谐了再和谐。

革命需继续,同志要努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