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时候买过两部书,一部是《圣经》、一部就是《川端康成全集》。之所以买《圣经》,是因为当时的语文老师说《圣经》是欧洲文学发源的奠基石,而我第一次认识川端康成,不是看他的文字,而是看的电影——《伊豆的舞女》,那也是读高一的时候,电影频道播出的《伊豆的舞女》让我眼前一亮,美丽的岛国风情加上那皑皑的雪山,隐藏期间的,是一名美丽的少女,赤身裸体地从澡堂里跑了出来,远远地天真地向着男主角挥手......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个少女的扮演者叫山口百惠,那个可爱的男学生的扮演者叫三浦友和,而这两位日本当年的巨星在七十年代也有着金童玉女的美誉。
看了《伊豆的舞女》,我有了想读川端康成先生作品的冲动,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给我买了这个由三本集装成套的《川端康成全集》,其实早在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川端康成先生的作品《雪国》,这又不得不得益于我的父亲,他给我买的《世界文学名著》,十二本成套的精装书,在那个年代也得买个一百多块钱,《世界文学名著》以连环画的方式非常精练地把五大洲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来了个整体打包,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非常生动的索引和实用的阅读学习。这里就不扯远了。
从此,这部《川端康成全集》就一直放在我的枕头边,《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野兽》、《睡美人》等等,一篇篇文章吸引着我,还有很多像旅游游记一样的散文和短篇。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以及景物描写,还有那淡淡的哀愁再加上川端康成先生所特有的对死亡的迷恋,使得他的作品大都充满了一种悲伤和宁静中绝望的凄美,让人嗟叹不已,故事情节也很近乎“变态”,有***的、有恋童癖的、有***的.......可不管怎样,川端康成先生的文章确实那么的让人容易感动和投入,觉得绕指柔,又好似在一番雪景前淡然地喝着菊花清茶,古怪地题材被大师的文字描绘得如此唯美和让人感伤,我想,这真的是只有川端康成先生才能做到的罢。
请不要置疑川端康成先生作品的变态和颓废,这也不得不联想到他悲惨的一生,早在幼年就父母双亡,外公外婆抚养他长大却又相继去世,从小身体羸弱的他缺乏亲情和温暖,因此对感情的渴望显得特别超乎常人,这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有描写,他在中学寄宿学校的时候,曾经和同室友的小笠男有过一段同性恋史,而且这段恋情在两人踏足社会后还仍保持了一段时间,影片中《伊豆的舞女》是根据川端康成先生真实的经历而由他自己写成的小说,据说那名当初年仅15岁的舞女在川端康成先生作古后曾站出来承认过,但她拒绝记者采访和提供照片,因为她认为自己已年满八十,怕会因此影响众多影迷对那伊豆舞女的美好想象。据说《伊豆的舞女》曾带动了伊豆群县的温泉生意,想来这也是川端康成先生所意想不到的吧。
川端康成的作品实在描写得非常细腻唯美,因此他能在1968年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当之无愧的。川端康成先生一生写过无数的作品,虽身体一直非常瘦小虚弱,却在日本战败后的那个年代为日本的文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并且在日本二战时,他联合几个文学友人发表过不少短篇集,深深质疑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意义和价值,虽不是共产党人,但他为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同胞所表现出的那种远大的思想和忧虑却是和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相符,想来真想用我们重庆人的话评价一下他:“真是越瘦越肝精火旺的。”川端康成先生虽然身世凄厉坎坷,却有着新思想文学大师所特有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佩服。
1972年,也就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四年后,他在自家的公寓里打开煤气,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终年73岁。
川端康成先生的作品让我学习了如何去辨别美,如何去把握美,如何在生活中去发现细节,如何去表达我对美的阐述和认知,虽然这种体会在我那年纪还只能处于萌芽,对于不解世事的我,川端康成先生的作品却让我多少领悟到了人的一些情感,至少它是那么的复杂,那么的细腻、那么的真实而又让人觉得美艳无比。
那纯洁可爱的舞女、那美丽的雪山、那精致可爱的村庄、还有那傻傻的戴着学生帽的男孩、大雪弥盖了双眼,只留下如流萤般的灯火在车窗前飞驰而过,窗上的画面还有着一个皮肤白皙文静美丽的女孩的脸容,随着车子的摇动而和着灯火点点地重合......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28: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