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文化苦旅《茶味的典籍》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7:51
  • 75

这本书93年就买了,买来不过两三天就急吼吼看完了。看完了就多了一项可炫耀的谈资,逢人说起余秋雨,我好接下去说一句:我看过《文化苦旅》,写得不错。呵呵,是否真的写得不错,我当时并无太多感触,时间一长,书中写了什么更是忘得精光。

想想也是,二十岁的年纪,浮躁的心性,一口气读完《文化苦旅》,能有什么感觉?就如同人家给我一大茶饼子,我却把它当作烧饼三口两口吃下肚,还觉得味道不香脆。岂不知这茶饼是要泡开了喝的,每天掰下一点点,兑上水,悠悠泡开,先享受满室的芳香馥郁,再慢慢呷一口,细细品味清冽甘甜……

如今,我已经三十多了,自认为经历了一些世事,多少也有了一些阅历,正是渐渐脱离浮躁缓缓抵达不惑之境的年岁。今年新春用了大半个寒假重读此书,每天总是等孩子睡着以后才翻开书。白天声色嘈杂只能读小说,深夜,只有深夜,喧嚣褪去,一灯如豆,悠闲从容,才能读美文,于是就真正体会到了它的好。

余先生堪称旅行家兼史学家,在传统的山水风物描绘中糅合了历史,山水借历史而多娇,历史因山水而可亲,这种别出心裁的写法将散文引领到了前所未有的海阔天空的境地。

当看到《莫高窟》《沙原隐泉》等篇时我觉得格外温馨,不久前刚从敦煌回来,此时跟着余先生重返旧地,神游万里,思接千古,默默诵读着平伏烫贴的文字,眼前再现了其情其景,如同在走马观花的旅游后追加了一份凝重的历史感和诗意的美感,使我对敦煌的回忆变得绵长而悠远。

《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两篇则将我又带到了熟悉的故地,不仅见到了惯常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以历史为切入口,呈现出整个清丽温婉的江南文化和世态风情,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自小就熟知的家园,与历史对话,与古人交臂,不仅深深叹服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叫我品味再三的是《青云谱随想》一文。看余先生展开明清画卷,解读朱耷徐渭,一段段文字如魔咒,将我心中能感知但无力述之以口宣之以笔的微妙感受一一详尽细致妥帖地道出来,直看得我心花怒放,恨不得手舞足蹈一番。于是深深感喟余先生的艺术感悟力和表现力。也许,艺术是相通的,所以像余先生这样的学者也可以称得上艺术家,他把抽象的对艺术的领悟化成了具像的性灵的文字,自在活泼地游弋,这就是感性的艺术。他也理性,以具像的空灵的艺术剖析抽象的凝重的人格,说理那么透彻,举重若情,游刃有余。如果说我们看到的艺术是一朵完美圣洁的荷花,而他却能剖开莲蓬,掏出莲子,直教人尝尝那怯嫩的绿色微苦的莲心……

不仅如此,余先生的《上海人》一文最叫我悚然心惊。从上海人的精明世故说起,追根溯源其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和心理习惯,细细剖析上海文明的心理品性和精神文化特征,这支沉重的笔无情地雕琢着上海人的丑陋而不无辛酸,最终化为航标,指向更自由更强健更热烈更宏伟的未来……余先生这位饱含热情的思想者,用他的笔书写的是中国文化和人生真谛,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人的人格构成!

读这样的文章,心情是沉重的。

合上书,掂着这三百多页的书籍,我感到了它的厚重。也许我起先把它比作茶饼是不对的,它至少是块茶砖,与众多砖块般的典籍一样陈列于历史的殿堂。

我再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凭我的肚里的墨水已经能完全读懂它理解它消化它了么?不能!也许再过十年重读,我又会有新的体验和感悟。只是,我在想,写这本书的余秋雨先生,肚里该有多少的文史知识,又该有多少的玲珑心窍,还有一付怎样悲天悯人的心肠呢?

于是,我开始纳闷,想起媒体上常报道的对余先生指责:某电视直播时念了个错字,年轻狂生指出其文中与史实不符的疏漏,金文明专门出书挑错并扣上"造假作伪、篡改史料"的大帽子……我实在不明白:他们难道把余先生当作不会出错的完人么?像新华字典一样永远标准的注音,像电脑一样储存着不会有误的历史文化资料,这样的人就能写出《文化苦旅》?那么不妨叫那个金文明来写一部,这比去拾人牙慧纠人疏漏更有意义得多!

余先生也许早就料到这将会发生的种种,作为一个中国文人又怎会不熟悉这些呢?他在《笔墨祭》中一句话正好道出了我们的向往和期待:

"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毛笔文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的映照,在总体上,它应该隐淡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