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其实源于自己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埋藏在心里,无法得以解答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我们大大小小无数的语文测验的阅读题里,总要求我们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摘取出来片言字句进行阐释,并强迫我们要与那么一个标准答案无限地接近,甚至是相一致。我常常在想,这些“标准答案”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就真的那么标准?真的就是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吗?不是说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为什么我们要被迫地趋同,而不是求异呢?
在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里,我似乎找到了对此的合理解释。我们试卷上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不过是文艺理论界的一种主流看法,是一把“权威者”的声音。正如桑塔格以艺术作为例子对此进行的解释,阐释指的是从作品整体中抽取一系列的因素(X,Y,Z,等等),阐释者说,瞧,你没看见X其实是——或者其实意味着——A?Y其实是B?Z其实是C?因此,桑塔格认为,阐释文本实际上是在改动文本,但不论阐释者对文本的改动有多大,他们都必定声称自己只是读出了原本就存在于文本中的那种意义,而不是这种意义。正是因为“权威者”声音的一直的存在,只能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姿态的介入,使得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止步不前了。就拿我们的语文测试为例,因为既然有那个一个标准答案在那里,而且已经规定死了,只有向它靠齐才能得分,试问还有哪位学生会去思考,会去表达自己的不同声音呢?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人为的沉默螺旋,人为地制造大多数人的意见,使得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少,舆论的主导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到最后,多元的声音被一元的所取代,百花齐放的争鸣为专制的话语所代替。其实,读到最后,我们可以便发现,桑塔格并不是要反对阐释本身,因为她所写的一篇篇论文,正是对一个个问题的诠释。如果要真是这样的话,她自己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所以事实上,桑塔格提出的是不要以一种“官方或者主流”的解释来阐明某个艺术品,某部文艺作品真正的涵义,或者说,任何一件艺术品,一部作品的涵义都不是明确唯一的,对某幅画,某个雕像或者某个小说的理解并不正确与错误之分(当然,这只是针对艺术而言,并非针对逻辑而言)。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注重审美的***,而非沉溺于文本,苦苦寻觅所谓的意义。
最后的一点思考,权威的阐释是不是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呢?然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渴望要被带领的,需要一种“主流”来引导,那么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去对待“权威”与“个人”的声音呢?怎么样做才能在“标准化”与“个人化”中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呢?其实引申下去,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的本专业——新闻,在新闻的话语报道里?做到既“阐释”又“反对阐释”呢?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27:4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1818.html
上一篇
三字经《儿童应读书》
下一篇
杜拉拉升职记《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