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死亡飞出大礼帽《关于密室以及其他》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7:30
  • 105

看来大家的评价都很高,劳森的这本名气相当大的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可谓有好有坏。就翻译来说,大体感觉还行,某些地方读得不太通畅,多费了一些时间。几个主要任务的塑造还算生动,嫌疑人虽多,plot却少,熟练的读者估计早早就能够锁定目标了吧。不过既然走的是卡尔路线,这方面也就不必强求了。

此书吸引读者的主要方式大体在于情节推动上,虽然不如奎因那般在分析上层层推进或是多重转折,然而局部的细节推理前后铺垫也是恰到好处。虽然也如许多推理作家那般,把侦探的不合理举动以及类似陷入思考后突然领悟的经典桥段,用以吸引挑战读者推动情节,也没有做得太过分。这点而言处理得不错。

书中劳森借马尔尼之口卡尔阐述了一下注明密室讲义中的内容,用以和案情相对照分析(有意思的是布彻的九九神咒里也有提到过讲义来向卡尔致敬)。而事实上本书的诡计也正是讲义中提及的某几点的映照,可窥见作者的用心。其中也隐藏了一人在不同地方同时出现这一迷题,重复使用了阿婆贯用的易装伎俩来混淆视听,可谓手法老到。还涉及了相关的魔术手法和催眠。

另外啰嗦两句,卡尔的密室讲义似乎穷尽了密室的相关手法,以致书中的前记者产生了类似的抱怨。个人认为所谓密室就是加之于被害者身上的壁障,。凶手为了实现密室的不可能犯罪必须把这个壁障打开缺口,无论从外面还是从里面。而后必须使这个缺口重新恢复。真正高明的手法不应该过多运用被害者的心理活动,类似黄屋之谜及耳语之人里第二个密室那样的诡计实在不够纯粹。而三口棺材里的密室更大程度上属于一个人的自导自演。凶手在案发现场动手脚也显得对读者不公。目击者的视角误导又容易使人觉得作者不够诚意。完美的密室诡计最好主要从施害者的角度去实行,运用出人意料的心理诡计及无力轨迹的部分辅助既使受害者的那个壁障暂时消失,又在目击者或侦探面前巧妙隐藏缺口的存在,这方面的心理暗示及误导也应为可行的。然密室本身设置应占相当比重,如此才可说足够均衡合理。因此该书第一个密室的处理很难让人满意。

看了三分之二以后,才恍然原来密室只是个幌子,是用以支持身份误导的核心诡计的。同时又运用了典型的时间差手法,可以说两个手法加起来的效果非常不错,中间的逻辑演绎与最后的要素罗列解释亦颇见功力,整体不凡,惟新意上仍差了些。魔术的手法真正上并无多大运用,只是其基本理论的实践,五角星和其他一些布置也只是虚晃一枪。第二个密室有些一般,虽然电灯开关这个设计尚且不错。给四星当较为合理。最后其中那个关于求圆对径与诱导的解释似乎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以前学数学的时候没少做过这种题目),曾经不经意看到阿婆论坛连载上的图还以为和密室手法有关,害我不自觉把它帮三口棺材那图联系在一起的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