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Gender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异性恋女权主义者的幻象》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5:56
  • 55

实事证明,sisterhood永远只是幻想,它的破灭证实了女性群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然而总有一批野心勃勃的女权主义者试图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来审视女性,她们把这叫做“跨文化视角”。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Gender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这本书竟已经出到了第5版!最近一版出版于2008年。不过我只看了第二版,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我希望新的版本能过多一些对女权主义自身的反思,而不是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妇女的受压迫”这一假设基础上的反抗。

无论中西,愈是激进的言辞愈能引起轰动,至少在现代意义上的今天,是这样的。

异性恋女权主义的幻象和假设有许多,今天我先谈一点,那就是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价值问题。

在第二版的Gender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里面,有作者谈到了现代化以及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妇女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公共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划分,这种划分肯定公共领域的价值,贬低私人领域的价值,而女权主义者认为,这种对私人领域的贬低即是对家务劳动、生育等的贬低,这种贬低抑制了女性的价值,是要批判的。

我为什么说她们是异性恋女权主义原因正在于此,因为只有在异性恋文化中家庭与生育才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构成要素,去除异性恋霸权,这些要素便不再那么重要。

与这种异性恋女权主义相对的未必是同性恋女权主义,因为同性恋中间也有同样向往家庭生活和抚育孩子的,而现代社会的许多女性亦可以选择不婚以及独身或者当一个未婚妈妈。关键的问题是,在多元和差异的现代社会面前,异性恋女权主义只看到了最主流的东西,她们表面上是在维护女性、批判男权,但结果只是维护了她们那个集团的女性而压抑、贬低或无视其他女性群体的需求。

我所期待的将来是:女权主义终结,而重归个人主义。(尽管女权主义者批判文艺复兴以来所建立的个人主义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但下一个个人主义时代男性无可避免地已经失去了这一优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