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也曾笑看吴钩》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痛苦超越愉悦的文化,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遗忘了中国原始儒学当中所主张的“礼乐”精神,从而“礼乐”变成“礼教”,原始文化当中的内在精神已经让世人一再地偷天换日了。因此通常中国人看赛事,就会把一些赛事看成集体争光,而忽略赛事本身具备的娱乐性质;因此中国人学习要“悬梁刺股”。
中国文化中的娱乐精神已经越来越少。然而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人们对于愉悦的向往。丝毫不用质疑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迫切地需要娱乐,也正逐步走向娱乐化。
文学艺术在娱乐化,一则是文化艺术本身不再像过去那样崇尚最终的教化作用,而是更倾向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在经济领域,以使人愉悦为目的的“娱乐经济”也开始越来越显示出超越“物质经济”的一面;甚至在最严肃的学术领域,也出现了娱乐化的迹象。
以往市面上那种打着“重新发现历史与娱乐历史”为旗号的书籍,它们无非是对历史进行无厘头地解构和臆想式地重新塑造,而忽略历史当中的严谨性,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去书写历史,从而致使作品不像是一本历史书籍,更像一本武侠小说。
不同那些书籍的是,《也曾笑看吴钩》这本书在确立了以娱乐为基调之后,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重新挖掘与重新塑造,在尽量保持历史的严谨性的同时,以全新的视角、切入点和横断面,进入历史,然后慢慢展开,并深入浅出,从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轻松愉悦的,把历史跟娱乐结合的书籍。在这本书中,作者略带调侃的笔调,完好地降低了历史人物的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距离感,从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具有日常化的亲近感和可以对其进行真实触摸的历史人物。
《也曾笑看吴钩》当中娱乐化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破除了现代主义形成的“高雅”与“通俗”、“崇高”与“卑劣”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结构后,确立了以大众文化为主要潮流的草根文化,不仅让读者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真实地触摸,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消解历史人物那种因传统文化灌溉带给我们的距离感。
在这本书里,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古典式的贵族文化,没有现代式的精英文化,它只是追求一种平面性的、日常化的想象力。它只是一种以文学的角度出发而写作的历史书籍,它决不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它可以让平常人通过这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文化,对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化和历史人物进行平视和真实地触摸。
我们在告别了“现代性”和“悲情时代”之后,娱乐主导日常生活文化的后现代时刻已经来临,曹鸿涛这本书所具有的娱乐性质,在给我们带来轻松、幽默、发现之外,也折射出文化的多面性。
如果说一本历史书籍在具备了真实性的同时又有了娱乐,并且还有文学性质,那么无疑是成功的一本书籍。从这个角度来看,曹鸿涛的这本《也曾笑看吴钩》无疑也是成功的。里尔克说过“生命是一个没有现象,甚至没有本质的过程,它只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揭示、不断发现的过程。”曹鸿涛的这种对于历史、娱乐、草根、文学的结合和发现,不但成功,而且具有生命的意义,至少对他来说。
贾小愚 08/9/23 凌晨 温州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24:5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