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万历十五年《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1:31
  • 58

《万历十五年》终于读完了。

这也许是我下的功夫最多的一本书,为了看它在此之前看了许多经济学的著作。

为了看它,《明朝那些事儿》也从朱元璋一直读到了朱常洛。

感触很多,却总也理不清。

无论《万历十五年》还是当消遣类小说读的《明朝那些事儿》所涉及的事情太多了。

明朝到万历年间,国家已经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但稳定也多少意味着它到了一个巅峰。

这个时期,国家少大战,

而只有些许倭寇在江浙,些许蒙古人在塞外给大明朝添点没有伤筋动骨的麻烦。

这个时期,人民不富裕,但相对比较稳定。

这个时期,官员有铮骨,敢向皇帝叫板。

这个时期,皇帝已经只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取而代之的是文官集团,以及他们所推崇的儒家。

这是一个思想非常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皇帝显得可以少操心的时代,一个没有什么事情的时代。

一个不引入注目的时代。

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

可颠峰就意味着后面的日子是向下走的。

不可否认,大明的思想工作是做的很好的,用道德约束了各地的官员,也约束了皇帝。

使得大明能维护好大一统的局面。

也正因为这虚无缥缈,又有些偏执的道德观,阻碍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思想的进步。

不可否认,大明的官员拿到的薪水是历朝最低的,大明的赋税也是最低的。

但满口仁义道德的大明官员们捞油水的能力却一点不低于历朝。

大明朝廷规定的赋税是最低的,但那是因为大明的赋税被朱重八同志极为“聪明”的分散到了地方,切割成了若干个小块。

这的确降低了地方借中央的势力压迫百姓多缴税的可能性,

但地方的自主权却增加的,有资格贪污的人也多了。

同时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明没有统一的财政体系。

堂堂大明却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经济、地方政治、人口等情况,更不用提统一的调配。

大明的军队是历朝科技含量最高的。

大炮火铳都已装备部队,这些武器的先进程度远超过周边的日本。

但由于没有实施标准化生产,大炮和炮弹不配套,大炮的质地不过硬。

造成了部队无法使用这些不稳定的武器。

无法成建制的建立一支高机动的武装力量。

大明不是没有好将领,也不缺乏有先进思想的好将领,例如:俞大酞、戚继光、李成梁。

但是文官集团对他们的压制,大地主阶级对大军阀的恐惧。

他们两人倍受打压,虽然他们自己拥有俞家军,戚家军。

但是这些军队基本要靠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他们极像唐朝的藩镇,但的确也是朱重八设计的好,他们永远都是在东征西讨,永远无法固定在一个地方。

至于其他的部队,基本都是打仗时,才知道当将军的是谁。

军官不熟悉军队,军队不熟悉军官。

当将军的甚至不知道手下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是虚报的缺。这样的素质如何能相信他们能打仗。

而其中唯一的例外是李成梁和他的儿子李如松,他俩长期驻守东北。

而也就是李如松大败了丰臣秀吉派去进攻朝鲜的小西行长。

当他们相继离世的时候,最终灭绝大明的大患努尔哈赤也终于成型。

而此时,明朝由于文官集团的打压,肆意操控,大明对后金再也没有能力采取攻势。

再回来说说皇帝。

明朝的皇帝是我见过最奇怪的。

每个人智商都是超一流的。也都是明事理,懂是非的人。

但却出现了那么多的畸形皇帝。

正德皇帝好游玩,嘉靖皇帝好炼丹,万历皇帝不上朝,天启皇帝好木工。

但这些事情的背后,又是什么?

正德皇帝当将军的天份极高。他成大败蒙古小王子部,使得对方数十年不敢深入中原。

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弄权本事一流。虽长期不上朝,但依然终生把持朝政。

天启皇帝,可能是其中相对比较差的,身为一个皇帝,却喜欢做木工,而把朝政丢给了大宦官魏忠贤。

这里面说明的是什么?

正德皇帝喜欢研究军事,文官集团不让他打。

正德皇帝喜欢出游了解各地风土,文官集团不让他去。

嘉靖皇帝要尊生父,文官集团偏要他认弘治皇帝为爹,生父为叔。

万历皇帝想自己打理朝政,并事实上他也有极强的能力,但文官集团要他“无为”,拒绝听从他的调遣。多亏了当时的首辅申时行居中调和,才多少显得政通人和了一些。

但是,当申首辅被赶下台,文官集团和万历皇帝的矛盾再难调和的时候,万历还怎么愿意做事呢?

天启皇帝好木工,但这只是表象。

他也想做事,他也想掌权,但是文官集团的东林党牢牢把持了朝政。他只好使用魏忠贤和他们针锋相对。

明朝不缺聪明皇帝,但他们没有权。

但这一切都是文官集团的错么?

历史有他的局限性,思想也有他的局限性。

所以光强调思想,以保证大家一样的思维的方式统治国家是会很容易变得迂腐,以及道德风尚败坏的。

人有社会性的一面,我们称之为合作。

人也有动物性的一面,我们称之为竞争。

合作和竞争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

如果一味希望消除竞争,把每个人都牢牢的栓在一个框中。

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出现一个暗流来平衡合作和竞争的不平等。

这种暗流会很残忍,但却显得那么正直有理,道貌岸然。

而这就是南怀瑾先生所谓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