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创新及其不满《从麸子中找麦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20:42
  • 73

这本书不是豆瓣上狂热的书,在豆瓣上查了查,只有一个人写评论,只是说了说他是在怎样一个情况下读了这本书,未对这本书做任何的评论,甚至都没有埋怨翻译是如何稀烂!

读这本书是痛苦的,因为翻译实在有些差劲,和金山词霸翻译地差不多吧,加上自己知识浅薄,理解起来蛮困难的,很多长句要反复的断句,才能勉强理解作者的意思,尽管这样,我还是努力的看完了,毕竟是老大推荐的,没准老大只是随口说说呢!

该书作者亚当·杰夫,布兰迪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和文理学院院长。他还与曼纽尔·奇亚坦博格共同撰写了《专利、引用和创新:知识经济的窗口》一书。

首先,作者引用了一个普世法则,即每个政策不是绝对的完美,它总是在围绕着绝对完美一个主线上下波动,专利制度也不例外,作者提出美国的专利系统在美国发展的车轮中已经变成了沙子,而不是润滑剂这样一个命题,所以专利政策要像钟摆一样必须做一次回摆。

经历了多次变革后的美国专利制度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美国专利商标局(PTO)经费的改革,目前PTO成了***的一个财政收入来源,PTO经费比PTO收取的费用还少,为了提高审查效率,将审查授权专利与审查员的报酬挂钩,同时,审查员整体待遇比较低,难留住资深审查员,审查员流动性大,审查员队伍不稳定,所以专利申请授权爆炸增长,专利质量却在下降,专利权稳定性变差。专利局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大家界定专利权,不能违背自己的职责,让专利权利更加模糊。

第二:成立统一的专利案件上诉法院——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CAFC成立时解决了专利案件审判标准不统一问题,但是CAFC越来越倾向于支持专利权人的权利(如:专利权人和提出无效的侵权人证据要求不一样,专利权人可以提出上诉,但是提出无效的人不可以),同时诉讼成本巨大,使得企业创新的风险增大,企业成本增加,专利制度仿佛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和企业成本的源泉,企业在无形中多了一种叫“创新税”的东西。同时过强的专利保护还可能阻碍技术创新,作者举了几个实例:如开拓性发明的电灯泡、重叠专利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第三:国会更加倾向于扩大专利授权的范围,专利权的标的不断扩展,提出“由人类创造的在太阳底下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授予专利,如:商业方法,生物医药、软件等似乎都可以申请专利,但是在专利的申请过程中审查对先有技术的把握却是不到位的,因为商业方法,生物医药、软件等技术的先有技术很多都不是以专利或者某种出版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因此这些领域的技术在不具备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的情况下一旦授权必将扰乱现有的经济活动。另一方,这些领域的技术有些审查员都无法把握,那么公开的说明书会让很多的公众更是不知所措,专利系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公开的技术要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实现,通过公开换得你所获得的专利权利。

书中详细分析以上三种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影响很分散的,作者分析的思路是发散的,详细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这些干知识产权工作的人跳出知识产权来看专利制度,最后作者提出了修正目前专利系统的对策:

1、 专利局在审查过程中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设计出制度,让发明着和第三者共同将获得的信息流入专利商标局。

2、 专利授权前的异议机制,建立一个真正能使得外部各方在专利授权之前可以向审查员提供有关先有技术信息的机制。

3、 建立一个真正的授权专利有效性重新审查机制,使得有机会在无偏见的重新审查员面前证明有争议的专利无效,对大量类似麸子的无用专利进行淘汰,对有用的麦子专利设定多级审查机制,尽量在麸子中找到真正的麦子。

4、 扩大法官职权范围或者特别任命主审官解决创新性和非显而易见性的技术问题,作者对陪审员颇有微词,觉得他们不懂真正的技术,有碍司法公正。

5、 对于不断扩大的专利授权标的,作者认为在可以授予专利,但是授予的专利要是真正具有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的专利,要把好质量关,作者也探讨了分领域制定专利制度并作了否定。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国的专利制度和美国的专利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我想,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前,在加入了WTO之后,我国的专利制度在trips协议的大框架下,在外界不断施压下进行了调整,形成的局面仿佛是弱小的专利局授予的专利质量不高,专利权不确定性增强,而强大的专利权保护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对不稳定专利权的对抗中,这是否也搅乱了经济秩序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