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常识《常识即卓识》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19:30
  • 65

常识即卓识

中国的读书人往往好作惊听回视之论,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得出自家学问。虽然入耳惊心,可真要做起来,结果也多是流于空谈。所以好想法最终成不了好办法。

近时,香港传媒人梁文道的一册新书《常识》引来大陆读者一阵阵叫好。此书是梁文道近年时评专栏的汇编,虽然在作者看来这些东西本无甚价值。而我却觉得收拢起来颇有立此存照的味道,今后好看看我们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不是说现代人就脑子清爽智识完备,有时打量下周遭似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思想大概还停留在十二世纪甚或更早。而现在讲常识好比是将种种荒诞放在太阳底下照一照,显得出我们的原形,也看得见事实的原形。譬如,我们与其争论星巴克进驻故宫是否等同于“文化入侵“这种高而大的伪问题,不如老老实实坐下来“探讨故宫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与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支支唔唔,“关起门来按自己的规矩办事”,不如认真“参考各项产品的外国质量标准”,“唯其如此方能挽救‘中国制造’的声誉”;我们与其奢谈大兴土木以就私欲的官员的道德问题,不如仔细琢磨下“贯彻权力制衡的精神”。说来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理应不再成为大问题,可梁文道书中罗列批评的诸多事相不得不让我们俯首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在我看来,此书最要紧的不是普及常识,而是敢于除魅。现代的确是没了巫术魔怪,也没了大仙神佛,但现代亦有其另一种鬼魅。对于所谓“本质”与“深刻”的偏执迷恋,似乎思想偏要走进幽暗的死胡同才找到了生路。于是,“明明在点评志愿者的救灾行动,却硬是要扯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高度’”;或是“明明在探讨‘毒奶粉’的问题,偏偏觉得光是信仰缺失还不够,一定要把‘灵魂’也搬出来才算功德圆满”。这样的“本质”与“深刻”其实是思想的偏执和顽劣。而国中不少论者却似乎还很是为这种偏执顽劣而自鸣得意,而在梁文道看来“在公共事务上面,种种关于‘本质’和‘深度’的空洞玄说不只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有时还会塑造出更难疏解的偶像与幻觉”。所以,常识其实是人类思维的刹车系统,不由我们整日耽溺蹈空离奇的玄想,而停留在具体可感的知识世界中。

不单是所谓的不着边际的漫想会妨碍常识的生长,更普遍也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先前说今日时代是为常识稀缺的时代,那我们必须究问这个社会中最通俗最易懂,人人几乎可不学而能的基础认知为何反倒变成这个时代最稀罕的智识呢?而人又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抛却常情常理做出种种事后追思不得其理的疯狂行为呢?

其实今日对“意识形态”这个字眼的认知也多少堕入某种意识形态之中了。所谓的意识形态并非起头就与人类经验对立颉颃的,它是人们不甘心受具象世界的种种经验拘束而兴起的一种雄心勃勃的超越。这种超越,我们可以见诸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智者。他们的闳肆思想引领着人类走出局限自己的当下,仰望头上的星空。但问题是最强大的理性也要受到诸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我们一味不耐烦世间的束缚,而悍然舍弃理性此前所设置好的种种规章地标,那这种超越只是激情、狂妄和像猪一样的执着。

按诸当下,我们可以看见明明是在偷窥他人隐私照片却口气正义得令人咋舌,明明自家弄了毒奶粉却想方设法阻止媒体的监督,明明城管问题触及的是社会利益的分配和社会秩序的所有权问题,却仅仅被作为市容卫生问题来对待。这些似是而非荒唐虚假的大话空话正是在缺少常识监管的条件下才纷纷四起驰骋游走的,而背后依凭的往往即是这悍然无理的意识形态。

好梦由来最怕醒。常识的除魅就是叫醒沉睡许久的梦中人,让他们早起去呼吸园中的爽净空气。当下中国的常识稀缺与常识补课的两厢纠结就好似熟睡的人正被唤醒,却尚未“醒透”,还要赖床或是把被子蒙住自己的头。此时千万不能松劲,否则他又要沉沉睡去。我们就是要按闹钟,掀被子,拉开窗帘放进阳光,逼得别人好梦难眠。

梁文道的书也好似这窗外的一缕晨光,让人不再蒙头酣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