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北京,北京《我对着天空喊:北京北京~》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15:33
  • 53

看完了这本《北京北京》,又不得不开始怀念一些过去小日子里的遍地回忆。

我觉得所有像我这样在北京成长超过20年并且期间曾东奔西走疯忙于无物的人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有画面感,于是整个过程都会像过电影。

冯唐笔下的一些标志场所,对我来说,竟然也有意义。那些我也光临过的地方,有些已经拆了、改建了,还能在层出不穷的作品里看到它们,让人无法不念起旧来。我又突然间想念起已经不见了的“首都电影院”。他的笔触不断落在东单美术馆内片儿,我就知道这书里的“仁和”必是“协和”,而B大也只好是北大,虽然北京是确有“仁和”这家医院的。

这一类北京作者,他们的文字各有各的风格,我看的不多,也无权置评。可尽管只有为数不多的接触,却时常不喜欢从中感受到的一种口吻、一种调调。人们所提到过的倨傲、贫嘴、扯淡这些,似乎都不是我抵触的那股情绪。我狠认真狠仔细地想了一下,这类北京男作家一直以来所共有的一种让我觉得不适的特色究竟究竟是什么呢?后来有了一个差不离儿的答案,就是这种语言特色所带来的一种“没法认真”、“认真不起来”的感觉。无论在书里还是现实生活里,我都能发现这股气氛,冯唐的这本《北京北京》也是如此。不严肃地说,这不就是后来被周杰伦发扬光大的“耍帅”吗。

我在书里看到的青春期北京男以及我在生活里见识到的青春期北京男,都能给人这样一种没长大的感觉。其实他们后来都长大了、认真起来,像冯唐说的,不知不觉就长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可是他们一律用那种戏谑自嘲的论调,去缅怀青春,去缅怀当年渴望的姑娘,他们一碰触到青春,就自动回到那种“吊儿郎当”的口吻,仿佛在那种语境下只有保持这种不认真的玩耍心态,青春才显得是最好的时光。于是,所有成长于该时期的北京男作家所写得这类故事,一律呈现玩世不恭的语态心态。我相信我在那个年纪绝对也是被吸引得五迷三道的,只是用长大之后的心境再看,总觉得……不喜闻乐见。

这本书里人物的名字所缩略出来的小红小白小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意象,而主人公自己是“小神”,就难免有点自恋的倾向。很奇妙的是,在看到结尾那段不停拨手机快捷键对每个故人都有一段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的连串话语时,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长大过程中不断和一些人失去联络、失去接触的伤感,所以看到结尾的时候,那一个一个手机快捷键本该连接的人物,他们在主人公心里占据的分量,让我觉得想哭。让我想到好多曾经的朋友,已经不是生活里的常客,却还是一直一直在心里霸占一个特别位置,像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样,我们把他们在心里摆放地清清楚楚、整整齐齐,只是没遇到刺激的话,自己不会主动去碰。

我想起一位朋友,她曾经在英国某个偏僻的街区遭遇被人跟踪,当时她立即打电话给另一个朋友说,如果过一个小时我还没有到家或者没有给你电话,你就报警。那是一种遭遇到危险的时候瞬间萌生地对他人的需要和信任,然后它指向的那个他人,被这种需要和信任证实了某种地位,于此同时,也证实我们自己作为个体的势单力薄。我还想起一位朋友,她很多很多年以前对我说,要是有一天我妈死了,我就找你抱着你哭,你什么也别跟我说。于是很多很多年之后的现在和以后,我都害怕接到那朋友的电话。我不愿意承担别人的痛苦伤心。

《北京北京》里的男主人公也是这样,他不愿意承担别人的痛苦伤心,他还特别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所以他也不找别人分担他的脆弱孤独,只有这样的人,才往往会和曾经的挚友落得渐行渐远的下场,所以那些电话才会一个二个都拨不通、没人接。他们这类人,是典型的,他们越重视的人,越不愿意因自己的坏情绪去打扰,他们对别人的这种自视的珍重,成了隔阂。

这样说也许牵强地过分,不过我就是这么感觉的。

冯唐上的是硕博连读的八年医科,他的本科加硕士生涯,轻易地就跨越一个10年,他得以有10年的时间,横跨社会及大学校园两大不同阵地,悉数欣赏双边风景,遭受双边历练。这是种挺令人羡慕的人生经历。他的自我介绍毫不讳言自己在麦肯锡这样一个更遭人艳羡的单位工作,这显然是一个“认真”且“长大”的成熟男人才可能拥有的职业场域。有意思的是,他用三本书去详述青春,让人拜读一个36岁的属猪男人是怎样的“没长大”或“不想长大”,包裹着书本的封皮上,却是“冯唐”这样一个沧桑的名字。

冯唐,《北京北京》,医科加商科,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有才~!

PS. 我特别能记得这样一句话:“这个光辉的城市,除了灰,没有别的”。大概是因为跟我对北京的印象,多少有点吻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