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朗读者《朗读者》告诉我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15:26
  • 77

这是一个朋友在2006年贴在自己的博客上的而真正落笔的时间却是2000年.如今电影已经上演重读他的这篇文章仍然启示良多.

他忙碌着思考着也没有在豆瓣注册我就代劳贴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原文在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fd644e010005dd.html

《朗读者》告诉我 (2006-08-24 10:44:31)

六年过去了,《朗读者》终于被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下面是我当时的一篇读后感。

偶然拿到一本《译林》,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个杂志,看书仅仅是为了消遣,于是看到了《朗读者》。

译者或者说作者流畅的语言,将我们带入如画的意境,那是一个并不遥远的年代,德国小镇的风光确实十分迷人,我们好像看到,温暖、和煦的阳光,蔚蓝、清澈的天空,间或飘过的云朵,长满绿草的山坡,生活富足的人们,懒洋洋的哈欠,或许某一天我们来到江南的村庄,就会猛然找到米夏尔惬意的感觉。

然而即使有再美好的开端,这样一个畸形的爱情故事,我还是为它设想了悲剧性的结局,可当我真的看到故事的结尾的时候,在伤感汉娜的同时,隐约感到的是一丝悲壮。

“ 那位女儿”——一个没有姓名、不知年龄的女人——汉娜的原告,最后看到汉娜的遗物时,她仍然近乎冷酷地说:“……这对于我来说,的确就是我既不能又不想给予的一种饶恕。”

汉娜为她所做的事情承担了责任——终身监禁,但是她并不知道尽管如此,在她身后犹太人并没有停止对她们那些人的痛恨。

是什么使得那些幸存者,对此无动于衷?

几十年前的那场大火,在“那位女儿”的内心深处留下的,就是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之中,人们痛苦地在火焰中挣扎,他们的生命在她的眼前一个一个被无情地吞噬,她恐惧、悲伤、无助。侥幸逃脱的人,灵魂中平常人的怜悯、同情荡然无存,复仇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似乎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要那些人偿还血债,杀戮者只有服刑甚至死亡才是正常的。

在那个曾经疯狂的年代,德意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把犹太人归为另类,屠杀犹太人对于一个普通德意志人来讲,和杀猪宰羊的区别并不大。到后来不光是屠杀犹太人,还有战俘他们也要屠杀,原因好像很简单,集中营没有多余的床位了。甚至这个民族的人们在此后多年仍会有这样的认识,那个卡车司机就这样说:“……甚至杀不杀他们都一样。”

你们看几十年前和几十年后,不同的人们都在重复着一个相同的动作,就是消灭自己的敌人、仇人、痛恨的人,不论自己是否认识他们,和自己有没有关系,都要坚决的、毫不留情的、丧失人性的消灭他们!

由此上溯到几千年前,人类自有记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屠杀竟然被获胜者划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种,落败者要为人类的自相残杀承担所有的责任,他们再一次的被屠杀,而他们的后代只要一息尚在,就要去复仇,不断的延续屠杀!

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非洲的布隆迪部族之间的仇杀、南联盟多年的战争、克什米尔延续半个世纪的冲突,伴随着枪炮声我们还有心境为那些间或的和平欢呼吗?

种族、教派的斗争甚至世界的战争,都是一个种族、一个教派、一个国家在某些思想意识的驱使下,为实现某一目的,在一个极其寻常的时刻,做出的一个简单、“有效”的选择,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意愿,而是一个种族、一个教派、一个国家大多数人共同的心愿。

战争之后,确实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这个人应该是谁!

难道是一个年仅20、一字不识,只晓得以劳动维持生命的女人吗!?

汉娜在法庭上问审判长:“……我认为……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那个看上去“见多识广”、道貌岸然的审判长,“无可奈何、毫无分量”的回答,使当时在场的人以及 读者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德意志人稳重、坚定、执著,做事的认真程度是任何欧洲人甚至其他民族都不可以比拟的,莱茵平原地处整个欧洲的中部,几千年来的民族迁徙,使那里的民族融合了整个欧洲民族的优点,德意志人的成功并非因为睿智,而在于他们的坚韧,从莱布尼茨到爱因斯坦,从韦伯到马克思,无不让人钦佩!

在那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为了生活汉娜必需做这样的事或那样的事,在她本人看来做看守、做领班、做售票员都是她维持生活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她不可能知道在20年后还会因为做看守而受到审判,随便换另外一个人,在那个时代有多大的机率他能认识到纳粹的灭亡呢?

或许那个时刻,作为一个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人,汉娜自己本身也是不知所措的。面对烟雾弥漫的教堂,又能有几个年轻的女子会违抗上级的命令,违背做人的原则去救人,救出他们实际就是释放他们,救人的人显然要遭受灭顶之灾,况且那是一群“猪狗不如的人”。要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0年后汉娜自己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心甘情愿地认错”,尽管她曾经为了她看守的工作逃亡过,可她天真的认为既然被抓获,就要承担责任。可是她承担的却是不应该由她承担的责任,她承担的是整个被捕获的和未被捕获的看守们以及他们的上司,甚至整个党卫队、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应该担负的责任。

那些法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得不“公正”的找到一个可以发泄“那个女儿”怨气的人,来充当替罪羊。法官们正在做的,比汉娜在20年前做的更令人厌恶,只不过他们比汉娜更有社会经验,更虚伪,他们有文化可以找到众多借口,美化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法庭高高在上的的法官其实和汉娜同样在纳粹时代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他们也曾服从、也曾执行命令,不过是在审判的时候,没有出现一个“那个女儿”一样的人物,来指控现在的法官。由犯了同样错误的人来相互审判,法律一时间变得那么滑稽可笑,正义在此时此刻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0世纪六十年代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学生运动,在西德的表现形式,就是要反对那些在纳粹时期无动于衷的父兄,坚决的“与整个一代罪人——旁观者、逃避者、容忍者和接受者——划清界限。”

学生们在指摘父兄的同时,解除了因耻辱产生的痛苦,但他们仍然没有搞清,屠杀和侵略的责任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承担。

从社会的角度讲,真正要为屠杀和侵略负责的是那个年代的统治者,他们已经受到了审判,而他们的父辈,为了生存而作的一切,与法律的惩罚无关。

从人性的角度讲,他们的父辈一直在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自醒,心理负担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了法律的制裁。

是作者的国家发动了战争,同样给他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在当今世界他不可以也不可能再对战争做出评价。作者只有通过一连串的反问句,隐晦地表达他本人对那场运动、那个时代以及导致运动的那场战争的看法。

不过作者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欣喜,一个男人——米夏尔终于成长了起来!

按照弗洛伊德——另外一个德国人的说法,人的一切行动是缘于性的(或许是除了吃饭喝水之外吧?),米夏尔的成熟缘于他对性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青春的萌动驱使他又一次敲开了汉娜的门,一个可以当他母亲的单身女性和他的结合,使得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同龄人难以得到的成熟。米夏尔“了解女人,可以和他们有好地、泰然自若地相处。”

但是这样的恋情却在米夏尔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阴影,他觉得:“我从未做到完全学会(占有她),因为我很久都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她的感情完全被汉娜占有了,他甚至感觉和汉娜在一起,就是为了满足她的“感受和乐趣”。

很快他和汉娜之间的生活就变成,“朗读、淋浴、***、躺在一起”简单的“例行公事”。米夏尔尝试过改变,他想知道汉娜再不和他在一起时都干些什么,但是汉娜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没有共同的生活世界,米夏尔只好满足于“她想给予我的一席之地”。

这些对于成熟的伴侣来讲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切都是汉娜造成的,或许汉娜原本就是只想找一个***,或许当时她自己对两性关系的理解仅此而已,冒然闯来的米夏尔正是她的猎物,她贪婪地享受着米夏尔带来的欢乐,肆意不断地在米夏尔身上榨取着青春。

这样的情况肯定不会持续太久,我们能够隐约感觉到假如汉娜不离开米夏尔,他也会很快离开汉娜的,一个无知的少年已经成为青年了,米夏尔对女性的关注已经冲出了汉娜为他们制造的小圈子,单调的生活已经难以满足米夏尔了。

就在这时汉娜突然的失踪了,对于米夏尔来说就好像一个婴儿突然断了奶。米夏尔对女性的理解就此中断了,他的成长也就此停止了,完全陷入了汉娜的阴影里。美好的爱情生活在他的脑海里,仅仅是“低三下四”、“卑躬屈膝”之后的身心愉悦,两性之间一切可能的信任荡然无存。汉娜毁掉了他后来本该有的幸福生活。

当米夏尔在法庭上再次见到汉娜时,米夏尔已经是一个大学生,而汉娜却是一个罪犯。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米夏尔“麻木不仁”地关注着审判的进行,他也曾想过去帮助汉娜,做过一些努力。

要想帮助汉娜就需要见她,可是这个时候米夏尔不知道或者说没有勇气去面对她,他不知道应该和汉娜说些什么,他觉得“理解和谴责”都“行不通”。

痛苦的抉择!

父亲的话帮助他做出了抉择。米夏尔的父亲——一个严谨的哲学家,简单的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我绝对看不出有什么里又可以把别人认为对他们有好处的东西至于他么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之上。”

米夏尔找过法官之后,他忽然觉得自己为了汉娜已经做出了努力,是应该走出阴影的时候了。

但这一切并不那么简单。

假如换过来,是米夏尔主动离开了汉娜,那汉娜就不可能在他的心目中总是站有着那么重要的位置。这使得一个少年的感情生活停滞了,无论是曾经同桌的索菲还是后来的妻子,都没有能从汉娜那里把米夏尔拉回来。或许不是因为衷情,而是为了像母亲、姐姐、妻子的汉娜曾在他记忆中留下的印象,甚至是体态、气味。和米夏尔结婚的女人也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想必在某一时刻他在她身上找到了汉娜的影子,然而这一切是徒劳的。她和其他别的女人不过是汉娜的替代品,都不能满足他“幼时”的需要,不能延续昔日的快乐。别人永远都不可以是汉娜,他一次又一次的从女性身边离开。

为了躲开那些回忆,他选择了一项研究法学史的职业,“结果……不但没有逃避掉,反而与过去更接近了”。

米夏尔总希望别人能理解他的行为,然而这又是徒劳的。当别人问起他昔日在法庭上的所作所为时,他追上了一辆开动了的电车,逃跑了!

原本他想重新生活,可是没有汉娜他仍然不知所措!

既然不能摆脱汉娜,米夏尔——一个已经成年的男人,必须通过和汉娜的交流,来实现自己的成熟。或许他是在用心理学的“系统过敏”方法进行解脱吧!

朗读者又开始了朗读,但这次只剩下了朗读一个项目,没有了以前“例行公事”的其它项目,米夏尔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他“把他的一切力量、一切创造力和富于批判的想象力再次为汉娜调动起来。”

也许角色的转换正是从米夏尔的第二次朗读开始的,对于成年的米夏尔来讲,一个文盲、一个囚犯,已经不是当时让他想入非非,紧紧地的依偎他在怀里,他时时想要背叛的汉娜了!但是他并没有察觉到,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朗读,汉娜需要的自己就应该做,这是一种极为单纯的想法。

这样做终于有了结果,汉娜回信了。米夏尔很兴奋,他觉得这是汉那“脱离愚昧的一步”。尽管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他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和汉娜平等交流的时机,他仍然认为汉娜仅仅需要他的朗读。

他从来也没有回过信,他还是按照以前的程序,凭借以前的心态,不住地朗读下去。那是一种习惯,对汉娜很有益处,同时能使他摆脱痛苦,也逐渐使他成熟的一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米夏尔找回了自信。

正是在这一刻,我们似乎看到了曙光,或许一个大团圆的结尾,更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一个人的成长,另一个人的衰老,最终酿成了悲剧。

终于汉娜要出狱了,但米夏尔没有能把他接回家。

这样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经过多年以后延续了下来,可是这些年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他们之间的不平衡,只不过是角色的转换。

汉娜在狱中同米夏尔15岁时一样,希望平等交流的愿望是我们常人所共有的,她期待着米夏尔的来信,那样的交流才是成年人之间的交流,或许通过多年聆听文学作品,她已经意识到、领悟到、感觉到甚至理解了相爱的真正意义?

她已经不是原来的汉娜了,她已经衰老了,和米夏尔之间不太需要“例行公事”了,更需要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交流。她期待着他的来信,那是女性的期待,默默在那里的等待,那个人没有发现,就永远不会告诉他。这一时刻,在汉娜看来米夏尔就等于她的世界。

然而她从未等到过来信,她对米夏尔失望了,米夏尔再也不是什么“小家伙”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是汉娜不可进入的生活。我们或许还记得最初米夏尔不也是不能进入汉娜的生活吗?

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她放弃了监狱里的尊严、放弃了研究什么战争责任、放弃了苗条、放弃了清理自己的身体,汉娜“放弃了一切”。任何死的迹象都没有,她无声的去了,那是因为她的心在出狱之前几年就已经死了。

一个年轻人,像米夏尔那样的孩子面对生活的不公平,他可以选择离家出走,或者是“背叛”,甚至和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到街上去游行,而一个老人,面对自己不可改变的一切可能选择什么?

当我们看到成年的汉娜占有米夏尔的初恋时,或许会有人和“那个女儿”一样会说“残忍”。可是后来,汉娜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我们或许只好说:凄凉!

我们只有像米夏尔一样,“……为她感到伤心,为迟来和错过的生活而感到伤心,为生活的迟来和错过而感到伤心。”

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我们又会遇到多少这样的夫妻和情人,原本幸福的生活,随着历史的转变,随着他们自身的转变,不知不觉的深陷痛苦之中,又有谁能真正找出其中的缘由呢?

然而这似乎就是自然的规律,相对于自然来说,一切都很正常。

汉娜们的死隐喻着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当米夏尔们成年的时候,就是1974年,德国人夺得了世界杯的足球冠军,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吗?

小说的最后,米夏尔——一个40岁的男人,“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站在她的墓前。”这一切他并没有淡忘或者摆脱,但是告别过去,那才是一个真正男人的成熟!或许这又隐喻了德国的成熟,在那之后不久——7年后,分裂的德国统一了。

我是在读过小说一个月后,写好了这篇读后感的(是我在小学、中学最怕干的事情,或许也是一种“系统过敏”疗法)。在这个一个月里,我不知看了多少遍小说,每次都会发现很多上一次没有发现的“新内容”。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作者平静的心态,即便是21世纪如此纷杂的社会,那些德国的思想者们,都可以客观地、冷静地、超脱地对待,认真思考社会现象的历史根源,他们寄予这种平静以深刻的内涵,作者的平静震撼着我。

环视我们周围,刚刚从贫困走出的人们,远离了生存的危机,个个身处壮年,踌躇满志,大都怀着极其躁动的心态,像36岁的汉娜一样尽情享受着生活。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认真地思考过什么,他们或许识字,但是他们仍然是“文盲”,历史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和现状。他们将来或许也会和汉娜一样,为了维护自身一点点虚荣引来惨痛的代价。

《朗读者》的作者在总结德国历史的同时,也告诫世界各地的新生代——网络时代的宠儿们,在我们拥有财富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文化,我们更要有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成熟的人,我们的民族才是完美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是强盛的国家,21世纪对整个世界来说才是富于新希望的世纪。

此文写于2000年5月,那是一次献血之后,单位的领导到家里看我,给了我一本《译林》,我在家休息的时候,就看了这部小说。一直到后来五一的时候,忽然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医院打点滴的时候,自己也在看这部小说,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了下来。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译文,不是我最初看到的那一个,语言没有这么直白。现在的译文总让我觉得不那么舒服,不能让人真正的去关注其中的内涵,只是注意了细节的描写。

或许我真的就把当时的那些细节都忘记了,只记住了我想要记住的。

但是,不容否认这是一篇好的小说,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很有意义……

2000年似乎就在眼前,那个时候我没有学上,没有事就想写点东西,似乎和现在一样,不一样的就是我自己的憧憬少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