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美国,还要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9:10:31
  • 89

罗豫/文

尽管历史上从来不乏怀有大同理想的人,但“他者”,甚或是“敌人”,常常却是界定“自我”所必需。在二十一世纪头几年中,对于标榜自由、平等、多元化,且素有“熔炉”(Melting Pot)之誉的美国社会,“他者”是个绕不过的话题。《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主人公——巴基斯坦人昌盖兹不啻是这样的一个“他者”。

他和众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美国梦”,远赴美利坚求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顶级的评估公司中的佼佼者。然而9·11事件后,种种与“美国梦”不协调的色彩渐次进入昌盖兹的视野,他和白人女友艾丽卡的关系也出现裂痕。经历精神危机后,昌盖兹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故国。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他对一位萍水相逢的美国陌生人敞开心扉,娓娓道来自己的情感历程。他的坦诚和好客,似乎向美国陌生人发出了友好、善意的信号,却不知对方心怀何意……

虽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有自传色彩,作者莫欣·哈米德和笔下的昌盖兹依然有所不同。他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如今又居住在伦敦,却既不像昌盖兹一样回归了巴基斯坦身份,又不像奈保尔一样完全认同了自己接受教育的那个文化。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在巴基斯坦和美国住过很多年、现在住在伦敦、喜欢吃寿司、爱写作的家伙,我不像昌盖兹,我不想选定‘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这两种身份,我宁可选择复杂的名字而拥有平静的内心,我不要选择简单的名字,然后因舍弃了其它身份而必须面对内心的挣扎。”

“美国梦”对于本国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公民而言,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而它至今魅力不减,想必也不断有人获得成功。而在文学和文化领域,轻而易举就能列举出一长串关于“破碎的美国梦”的文本:美国国内首当其冲的经典自然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但更早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已在其自传性小说《马丁·伊登》中涉及了这一主题。第三世界国家的此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2006年布克奖得主、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的《失落》已经引起相当的关注,中国人自己也很熟悉《北京人在纽约》。在穆斯林文化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埃及知识分子萨义德·库特卜。哈米德笔下的昌盖兹比库特卜温和得多,但他也在美国梦破裂之后回到自己家乡宣传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

在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身份焦虑面前,哈米德的站位,成了库特卜和奈保尔两种极端之外的另一类典型。但哈米德还是选择塑造昌盖兹这样的角色,或许在哈米德看来,萨义德·库特卜及其众多追随者的选择的确不是历史偶然,也或许他试图借这部作品探寻9·11事件的深层根源。9·11事件后,身处美国的穆斯林,多半领教过昌盖兹那种尴尬境遇——因为自己留着大胡子遭人怀疑、在机场安检时被特殊对待。和穆斯林的关系,给美国的自由、平等承诺带来了又一次挑战。正如小说结尾暗示的那样,面对穆斯林陌生人,美国选择掏出名片夹还是掏出手枪,对双方的未来影响巨大。

亨廷顿死了,奥巴马就职了。他在就职演说中,已对这一挑战作出了口头回应:“面对穆斯林世界,我们寻求一条新的前进道路,以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为基础。”希翼在不远的将来,这一笔也会写进美国历史,与妇女争取投票权、黑人反种族歧视等历次实现宪法承诺的努力置于同一章节,从而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