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莫泊桑的《项链》就在这么一句看似矛盾实则真实的话语中铺开了艺术的画卷。
文章一开始作者大篇幅地描写玛蒂尔德“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后无穷无尽、不切实际的狂妄幻想——看着寒伧的客室,她想象起东方典雅的家居与高贵的饰品、午后的闲谈、浪漫的约会;看着朴素的食物,她想象起精美的晚餐、精致的餐具、自己迷人的微笑……如果她是一个画家,那么她的想象力定能为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创作。但她只是一个再也平凡不过的女子了,她对自己的贫苦排斥、痛恨,也会为此流下伤心而不甘的泪水。
或许读到这里,大家都会为这么一个虚伪的女子感到可悲,但我却和作者隐隐流露在其中的情感一样,对她怀着丝丝的怜悯。
“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中》中赞美居里夫人时所引用的《项链》中的另一段话:“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在当时虚荣弥漫、乌烟瘴气的社会中,对于这样一个天生丽质的佳人却掩没在乌衣巷口寻常人家里,确实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我敢说,那种悲愤的情绪不亚于报国无门的志士,尽管价值取向是有高低的。
她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姑娘,当丈夫兴奋地给她夜会的请柬时,她柔弱的姿态、双颊晶莹的泪水让丈夫不得不心甘情愿地交出那原本要买猎枪的四百法郎。
当一切就绪,玛蒂尔德一生的高潮到来了!舞会上的一肌一容、尽态极妍让人难以忘怀,她的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的笑容、满心的欢喜,那一种种美都在这一晚在漆黑的夜空下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就好像她灰色的生命中有那么一刹那像蝴蝶破茧一般灿烂夺目、光芒万丈——即使直到人生的尽头再也没有如此。就好像一朵花,在寂寞三季之后,于那一季绽放姿颜。
但她这一晚的奢靡耗尽了她所有青春的养分,她把项链丢了,她并没有想到逃跑或者耍赖,在黔驴技穷之后他们选择了最低姿势——赔偿。十年间,这朵一夜绽放的红玫瑰、这位差点一夜成名的女子,将那积蓄在青春花朵根基里最充足的养分被日渐消磨殆尽。她不再是那个充满虚幻梦想的女子了,她成了一个能勤俭持家、为了叫价能像泼妇骂街一样的妇女了。美丽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倩影,独留苦寒青灯下一张刻满沧桑苦难的脸庞。
时间真的是件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让他变得坚强勇敢,抑或是摧毁一样人,让他变得软弱无能。坚强者如玛蒂尔德,尽管十年的风霜让她不再是优雅的小姐,但却让她懂得生活的艰辛,她最终尝到了亲手劳动还清债务的那种无比欣喜之情。而软弱者将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永远沉沦或飞流直下三千尺地堕落下去。
一切自己所亲手实践的东西总让人回味起来有那么种欣喜,即使是困苦,当有一天冲出这所牢狱、冲破这层恐惧,外面的世界即使风吹雨打,在心中依然是晴空一片云分明。
玛蒂尔德怎么能说她不幸福呢?他的丈夫其实很爱她,四百法郎可以不买猎枪、怕妻子着凉而辛苦地寻马车,还与妻子一起承受那十年的重债。其实他大可以撒手不管,白纸黑字写上“离婚”二字,但他没有,他选择了默默承受。谁能说他不是个好丈夫?他已经把所有都奉献给了玛蒂尔德。谁说玛蒂尔德不幸福呢?她依旧可以在匆匆中美好地回忆起那个绝伦的夜会。即使结局让人大跌眼镜——十年的青春岁月殉葬的只是一挂假项链!
我想在这里给这则故事补上一个结局:
玛蒂尔德心头猛得一震,泪水盈溢了她的双眼。回忆深处,她依旧是那个美丽的少女……
我希望这是一个美丽的结局,因为人毕竟都希望得到阳光的恩泽。
2008-03-23 12:02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07:4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