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整套张爱玲全集,也不知道是哪一天脑子搭错发现网上特价所以就订下来的。我买的时候就没有准备要读,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已经知道了张爱玲,太多的影视剧让我对她著名小说的情节略知一二,比如《半生缘》,比如《色·戒》,不过我一向不会将小说和影视作品等同,所以小说不管怎么说都是陌生的。其实我也曾经读过她写的《红楼梦魇》,有红楼二字的书我总不会错过的,但那不是小说,只是文学评论,我大概记得她书里核心讨论的是版本的问题,比如,现存世的某两个版本中,她认为还存在一个X版本,理由是什么,在那里面曹雪芹修改了什么,后来又做了一个什么版本,起初读起来还有趣,越到后来的XYZ就把我的脑子搞成了糨糊,所以我没有办法在清醒的状态下读下去。
我一直不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也不愿意去读。我知道张爱玲影响了许多的人,很多人也因此而对她顶礼膜拜。我却不愿意加入到这里面去,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她是一个小资派的人物,小资其实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对我而言,小资太累,而且似乎有种要把日子过给别人看的虚假,所以我很主观的觉得她的小说一定让我累;另一方面,读过张爱玲的人总喜欢带着一种迷蒙的眼神提起她写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场景,就好像自己穿上了一件复古款式的黑色绸子晚礼服一样,全身都会抖落一片银光,把我们这些俗不可耐的人一下甩脱好远好远,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美丽非凡、意气风发的女孩子,人人都以和她交朋友为荣,人人都争着要自诩是她的好朋友,而我总是觉得这一种现象实在很诡异,由此我并不想要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所以张爱玲是一个我不会主动记起的名字。
只是,最近我的红楼丛书都陆续读完了,无意中又看到林心如主演的《半生缘》电视剧,无聊之余,想要知道书和电视剧到底有多少差异,所以我便鬼使神差的读了。张爱玲的文字风格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所以起初读来我觉得很对脾胃。她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描写的人,这样使得所有的情节非常有画面感,而我本身也喜欢和注重小说的画面感,每一幕情节,她都会把所有的细节都交代得很细致,例如穿了怎样的衣服,走路的时候看到脚边怎样的炉子,两个人是怎样拌嘴的,而且文字中夹杂着许多吴侬软语的腔调,这让我很喜欢。可是读着读着,我便发现,她的每一幕戏看起来琐碎而平淡,串联起来的整幅情节却戳心戳肺的可怕,难怪蔡康永曾经说过张爱玲的残忍,她可以用这样冷静细琐甚至略带温馨的笔调写出一个冷冰冰到极点的故事,而且毫无回转的余地,非常绝决。电视剧把所有的细节都放在一个画面里,观众可以选择性的只注意到某一个地方,而书呢,把每一个细节都公平的写出来,没有任何着重或是简略,所以不得不把每一个细节都读到脑子里去了,并且连成整整一片,读到末了,便想起书中人物的一句话,没有办法回到很久以前冲破一切去拯救,无论怎样想,就是这样的残忍,没有任何寰转的方法。
我对张爱玲完全改观了,她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可是我还是没有办法再去读她,她的文字很好读很上瘾,可是她的故事却可以把我的心关进一个笼子里,瞬间感觉到人生的无奈和残忍,而且怎么也出不来。我突然想起了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我去看电影,那个时候随便去看,总是有什么看什么,电影的名字叫做《滚滚红尘》,开场是一个空房子,房子的四壁写满了字,后来有一个女人总是站在夕阳西下的阳台上远眺,这个女人最后割了腕,把手上的血涂在房子的墙壁上,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个电影在讲什么,也不记得到底有没有看完,总之这个全都是血的场面以及那种凄惨至极的气氛,让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忘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三毛眼中张爱玲的标志,总之此刻我是觉得,从此以后我还是不要读她的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9:05: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3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