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what does it all mean ??》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9:43
  • 34

有时,会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停止思考,可尽管这种思考会堕入一种结果都是一样的循环,得到的同样的结果即是实际上每次仍旧没有找到答案,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没有看透实质。

每次实际上只是试图想通过一件事,寻求根源,反驳自己,也反驳一些以往的旧观念,并更新,每个问题都试图分解得更详细,辩证的来看,尽管有时让自己都觉得像是两个自己在说话,在打架,在吵架,有时甚至争执得很凶,有时也能尽力修得圆满,达成共识。

只是,在大脑中,也可以说是在心灵之内,经过了一系列说服,理解,分析,阐释,每次却感到越是接近结论的时候,就越是离事物的本质越远,困惑感于是钝化得更加深刻,觉得这试炼的一番过程一方面是对自己更深一层的认知,一方面也是徒劳无功的,是在原地重复着无意义的提问和被提问。

有关我在做什么?对与错?意义与否?思维的选择和曝光,心灵之内抑或心灵之外?如何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和既然无法证明我是存在的,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所以,我发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停止思考。这种感觉,有点像纳博科夫小说《眼睛》里主人公的那种自呓“我总是被暴露无疑,总是睁大着眼睛,即便是睡着了,我也没有停止过审视自己,对自己的生存一点儿也弄不明白,又越来越着迷于千万不能停止对自己的认知这样一种想法,而且对所有单纯的人--职员呀,革命者呀,店老板呀--羡慕不已,因为他们全都信心十足,兢兢业业地干着自己不起眼的工作。我可没有那种外壳。。”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what does it all mean),当我从前言第一页开始翻阅时,我就决定待看完后写点什么,也算是学习,启迪,或者只为给自己一点最平常的交待,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哲学门外汉,我想起初我读它,只是因为无法克制自己漫无边际的困惑与思考,而哲学不会抑制我狂乱繁杂的思绪飞扬和思维扩张,相反,它让我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

~~

no。1 与外部世界

你唯一可以相信的,是你心灵之内的东西,你知道,只有是通过你自己的内在体验和思想过了,反思过后的事物,才能够被你相信,你才会相信它是存在的,才会为你所知,否则,其他一切实际上都离你很远。

我想,也就是说,当其他人欲将他的思想,某种理念或经验强加于你时,甚至有阻碍你,抑制你的倾向,又或者仅仅只是一种指导,欲灌输给你时,实际上,你仍然无法真正感受并相信这个事物的存在,你最大程度也只是肤浅的意识到了,可仍旧无法真正的令你坚信,为你所认知,因为它们尚未成为你心灵之内的东西。

于是,这需要人们不断的实践,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人们才能由未知到已知,思维才能认识存在,意识才能认识物质。

~~

no。2 与他人的心灵

每一天,我们要与无数人擦肩,你是否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每一个人的过客。每天,我们都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然后以自己的眼光,意识,和判断力去将一些人归类,衡量他们的能力,揣测他们的心思,拉近或疏远与他们的关联,使得你每天实际上都是作为一个在自己眼中的测试者和在其他人眼中的被测者而出现,并乐此不疲。

可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作为生命中的一个个体出现,所以并不意味着其他人都必须遵守由你内心所界定的特殊规律或行为准则,事实上,我们一向遵守的是所谓经社会环境等因素所沉淀下来的普遍规律,因此,每个人都无法说自己真正了解另一个人,你无疑是夸大了自身意识的能动性,更何况每个人何止是无法去真正了解别人,更是连对自己都彷徨万分,疑惑一生。

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自己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而判定他人的意识,其实都只是个猜测。事实上,你没有办法找到所谓的依据来证明,因为只要你无法停止思考,便会找到另一种论点来将其驳回,对自己的剖析和认知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但既然意识这东西最直面,真实的接触和碰撞都只能通过每个人自己的表达和行为而释放,我们虽然一方面都有权在自身的心灵之内猜测和贴近他人的意识,却根本无法确实得证,唯一可行的方法,进入或解析,也可能是试图读懂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便是与他多一些交流和沟通,作为一个发问者和一个倾听者,与他人多多探讨自己的感悟和汲取他人的感悟和箴言,找寻共性,抑或分歧,携手化解疑虑或误读,认识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让自己更加认识自己。

~~

no。3 身心平衡

作用于身体,影响自神经,最后输送给大脑,产生意识。一般我们都能轻松的理解行为作用于意识,和意识指示或者支配着行为这一类似乎理所当然的观念,但是,意识是否真实产生自大脑,源于某种行为,是否有一种所谓灵魂的物质区别于,独立自身体之外,又该如何证实,依然只能倚靠反思,辩证和实践。

因此我想,与其继续周旋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立面的认定,我宁愿相信本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效果的东西在这世上,或是存在每个人的身体里,一种是物质实在的东西,一种是心理实在的东西;一种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种类似于物质体验,物质的贫穷与富足,一种类似于精神体验,精神的困乏或满足;一种更接近于感官,一种只能是感观过后或待心灵沉淀之后细细体味的一种感受。

实际上,我无法偏袒其中任意一方,因为它们都是如此重要之于我,并且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不懂舍弃抑或抛弃的,就好像每天我必须渴望获得粮食,即来自足以填饱肚子的香甜米饭,也来自获取不断的令我心灵保持澄净通明的精神食粮,缺少任何一种,另一种必然打折。

~~

no。4 词语的意义

虽然我们找不到究竟这些词语是如何被定义,如何存在,如何被赋予了涵义,我们找不到这么多来龙去脉,只能生搬硬套的挖掘,采用它们,从书本里,从先哲们的口中,从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所有媒介。我们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精准的运用这些词语,加深巩固它们的含义,保护旧词,也开发新词,用一个最简单的词语构造,去概括一个现象,一个特征,一种信号,一种暗示,我们思索的仍然是如何让它们变得更有意义,更为人所用。

我也时常在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善于言辞,如何更有效更精准的组织好那些零散的一半平实一半绚烂的词语,把它们组合重组,让它们如流水般潇洒自如的从口中,从笔杆间涌泻出来,没有一丝做作和累赘的感觉,却字字珠玑,或是在质朴实在的文采中闪耀着令人惊喜受用的智慧。

说话着实是一门艺术,词语的意义在于运用,用词精准,恰当,稳重,贴切,不温不火,干净舒服的含化在嘴里,然后收放自如的吐出,这其实并没有多大难度,在于你的定力和底气。而实际上,我更应该多加练习的是如何做到目不斜视,给自己表现的机会,不逃避,不放弃,诚实坚定。

~~

no。5 自由意志--选择的对与错

这又是一个抉择的难题,好像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的有关是非对错的选择,因为那也许在通常情况下看起来,不合情理的理由和动机,而事实上,也可能无需找寻弄明白这其间的对与错,只在乎我们意志的自由,可是,我们的文明社会,总归需要进步,我们不可能一味的任凭我们的本能和欲望使然。于是,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孕育而生,那些批判是非对错,惩恶扬善的法规定律独当一面,历历在目,于是我们把恶的归恶,善的归善,遵从法律所谓的公正严明,于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或是在我们心里,有一些事情早已被分清了对错。

合理的动机的重要性,可能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有关对错行为的一部分理由。可什么样的行为是对?什么样的行为是错?可即使你有不得已的苦衷,你的本性善良又深感内疚,你的行动实际上已升华了对与错的苍白界定,只因一个丑陋的错误的判决,就残酷的毙掉了一个也许会一路对下去的可能,从此一路错到底。

我们究竟要如何辨认得清自己走过的,或即将走过的每一步是对还是错,眼前,为道德申辩的对与错都一幕幕暗藏玄机,一步步深邃而惑众,更何况人生的对错呢。而人生的可贵与可恶,可畏和可敬又恰恰在于它只能选择一次,只能来过一次,对与错的觉察,感知与领悟全凭到头来的一一回首,但即使你那时已经全部辨清了看透了,又能怎样,已毫无任何价值和意义,那对与错的交融与发扬,充斥与点缀才能使得你生命的羽翼成长丰满,而不空虚。

~~

no。6 公平与公正

这个世界上存在公正吗?就好像我同样在问,这个世界上真的人人平等吗?就好像我同样弄不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分不清对与错,我只是不明白,也很难坚信“我们身来平等”这个陈述句,这有别于情境,语境,背景,环境,体制,还可能有说话的对象吧。公平和公正,我们一直尽量在对待每一件事上,做到公平合理,尽管这有一点难把握,还有一部分去留给天说了算。

~~

no。7 死亡

生死是一个轮回,既然能够感觉到自己脚踩地面的那份踏实,此刻你正呼吸着空气,不管是浑浊还是新鲜,我的意思是说,既然你已不可避免的接纳了生存在这世上的权利,就必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生命的可贵,不论你正经受着何种委屈,或是难以逾越的难关和苦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你不可能来这世上走一遭,一直由生走向生,因为既然有生生不息的精神之光燃烧,就必然有燃尽的那一秒。人都是会死的,或者等到死的那一刻,你已超脱凡夫俗子,又或者依然留恋,牵挂着尘世,不舍离去,但实际上,这一切看来都是徒劳的,死亡是每一个生灵最后的终结,即使无以得证死后那个犹如天堂或是地狱的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和真实性。所以,为何不坦荡面对生死,生命本无常,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延长或是缩短,但生命的密度,精彩和丰富,抑或冗长的无望与空虚,我们都尽力试着掌握。

~~

no。8 生活的意义

如果你告诉我,生活有意义,我想我会不停地追问下去: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找到生活的意义,还是生活的意义的本身就是为了活着?或者生活的意义还在于其他更重要的使命,之于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因而,我会为此刻我仍然是一无所获而不那么欣然畅快,依然在找寻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的路上徘徊,苦恼而困惑不已。

可是,如果你告诉我,人生无常,浮生若梦,生命到头来,其实就是虚幻,就像梦一场,你根本无从证明你来过这里,即使你想方设法,你证实你来过了,也许你也已经尘归尘,土归土。生活本无意义,庸人自扰之,但如果真是这样,我会更加迷惑不解自己为什么活着?

当我们生活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失去动力时,我们可能感觉迷茫,困乏,麻木,空虚,甚至压力紧张,甚至自暴自弃,但如果生活真的如你所告诉我的那样毫无意义,当生活在作为一个整体时,即站在生活的外部来看生活这个整体时,我是否也可以认为或是选择认定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同样,当生命作为一个单个的整体来看时,都是殊途同归,逃不出共赴死亡之约,无一例外,这样看来,继续活下去显然亦无任何意义了。

所以我确信自己,我确实有些想停止自己再像这样左右搏击似的辩证类似的问题,毕竟我们现在仍旧活得好好的,生命和生活并没有因为什么而噶然截止。而事实上,无论是否我们找到那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意义,因为即使我了解到了,深刻的了解到了,并清楚的弄明白了生活的定义和意义,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生活还将继续,明天的太阳仍旧照常升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