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欢这个明史系列,从第一本书就深深被它所吸引,直到最新出的第六本。我想,当年明月写的历史之所以比其它的历史好看,首先要归功于其诙谐幽默并具有现代感的笔触,把原本死气沉沉的史书,演绎成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和一个个耐人寻味的人生。
而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语言,或者所谓“颠覆传统史观”,而是在于整本书都将“人”这个主体放在了第一位。这里的“人”,应当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这里不是推崇那种忽略人民群众而抬高个人的英雄主义史观,而是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推动的,而在其中,又有一些起眼或者不起眼的个体发挥的作用更大。
首先,这些更加重要的人物是放在大的历史背景当中的,他们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映射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或者时局。比如,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还是更多的甲乙丙丁,几乎所有的内阁成员的成长经历都是读书+科举+金榜题名+翰林+挫折和等待+长时间的混迹官场+更多的挫折和等待+更长时间的混迹官场=老迈+老奸巨猾的内阁大臣。仅仅是他们的个人经历,就能反映出明代按部就班、以资历为标准的官僚体制和知识分子供大于求的状况。
其次,这些重要的人物(可能是大人物也可能是小人物)对历史起到的重大影响,也充分体现在书中。然而,诸如于谦、张居正等人,他们的故事和对历史的影响已经有太多人写,而当年明月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关注了一些不平凡的小人物对历史的重大影响。历史永远不仅仅属于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许多后人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或许就是由历史上的一些偶然造成的,而这些偶然因素往往就是一些小人物,或高尚,或卑鄙,总之,历史的轨迹在他们的手中变更了。
例如在《明朝那些事儿.六》当中,有一个叫做杨涟的“小人物”(出场时职位很低,最大的时候为“左副都御使”),一生为“道统”而战,当他还是个七品给事中的时候,就为了效忠奄奄一息的明光宗,而与野心勃勃的李选侍作斗争,并成功地保卫了幼小的皇子,后来的明熹宗的政权地位。后来,他又与魏忠贤斗,并掀起了“反阉”的高潮;虽然这场运动失败,而东林党也随之彻底覆灭,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没有他的觉醒和号召,历史上的阉党还会猖獗很久很久。最终他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殉道,看到这里,我哭了,终于明白,何谓“舍身成仁”,何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原来天底下,真的有这种毫无私心,一生只效忠一个人、一个信仰的纯粹的人;这种人,即使是小人物,对于我们而言,对于历史而言,都是不可忘却的。
如果要将本书的体裁分类的话,我想应该是以纪传体为主,编年体为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整本书的写作,是以一个个皇帝为中心,再以那个时期的主要人物为基本点的,并且又有先来后到的顺序。当年明月如数家珍般地将明史中的一个个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让人感觉他们是“活”着的人,是未经神话或者妖魔化的“人”;他们的雄心和抱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无奈和曲折,我们都能够去理解,去崇拜,去同情,去嗟叹,去感同身受。这正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
此外,我还忍不住赞叹的,是作者“人性化”的历史观。书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是,“遍览努尔哈赤的一生,我没有看到进步、发展,只看到了抢掠、杀戮和破坏。我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我只明白,他的马队所到之处,......只有尸横遍野、残屋破瓦......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看来,作者并没有像大多数学者那样,迷恋于历史的最终“意义”,而忽略了过程本身的残忍。就好比对努尔哈赤的评价,是的,他是统一了女真,冲击了腐朽的明朝,但我们不能仅仅看重结果,看重他对历史的“贡献”,不可忽视的是,无数的个人和家庭,因为他的功绩,因为他对历史的“贡献”,而死亡、被拆散。他对腐朽明朝的“冲击”,并非以一种文明的姿态,而是以纯粹的野蛮、烧杀抢掠的方式而进行的。虽说人类历史上战争和死亡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并不代表那些死去的人们不值得缅怀,也不代表那些通过“万骨枯”而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们值得原谅。
在最后,我想说,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明朝发生过的那些事儿”,更多的是审视历史的角度和方式。我明白了,历史不是属于个别大人物的,也不是属于某几个历史学家的,甚至历史也不是属于我们当代人的,历史属于构建起历史的每一个个人,无论是逝去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我们评述历史,除了功利的重视结果和意义的视角之外,还要注重历史的过程,以及生命在历史中的价值。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被自己的子孙所缅怀。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59:2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