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不是我买的,为了花掉2008年底即将到期的书券,我们在12月28号那天去书城扫荡来着。这本应该是我先生拿的。
不过回来看的义务他显然没尽到,就由我来尽义务了。刚好那几天还有一篇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没讲,我是抱着为备课查点资料的心态乱翻书的,我有所得。
封面是辜鸿铭先生,这个资料被我后来引用到课堂上来证明蔡孑民先生在北大所奉行的“兼容并包”——对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包容。还好,我不算很功利,用完了辜鸿铭先生回来接着去认识其他的先生们。这一读,才知道自己的浅薄,大师之深厚。
虽然我曾经忝列什么鲁迅研究门下,但我对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并无好感,总觉得太灰了,沉闷,充满了派别争斗,还都是动嘴不动手,没劲。看过了这本书,我忽然很不敬地生出一个想法,若,被推上那个所谓光辉宝座的是这些先生里的某一位,也许,我们的现代文学30年就可以换个样子吧——呵呵,可能没有现代文学这个概念了吧。
先生们的学富五车是最最让我羡慕不已的,家学国学,每一个娟秀的小楷字里都透着文化气息,那是我最最缺乏的。小时候曾经因为一首《再别康桥》而无限喜欢徐志摩,当我在这本书里也发现了他时,我还是觉得,这个童年时代的偶像与其他人相比,变得好轻好轻。至于他所喜欢的林徽因更不必提了。鲁迅说年轻人最好不要读中国的书,那是为了新文化运动更顺利地渗透而强做的提倡,就像这一期《南周》陈丹青最后一笔泄露的——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其实都来自历史深处。那些早已作古甚至连名字都渐渐淡去的先生们,正是最后一条连接我们和历史深处的线索,然而,我还是觉得,我握不住那些先生们形容枯槁的手,我不是虚竹。
很欣赏作者的两个细节,一个是言必有出处,一个是无形中留下了一个延伸阅读书目给我。这是值得感谢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55:2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