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在遗忘之中学习》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4:17
  • 54

连续看完了此三本书,《前世今生 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生命輪迴-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和本书《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没有跳跃阅读,很愉快地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路听了诸多的故事,一直听了很多“大师”的话语和作者自身“灵性的启示”,并没有作过多停留的思考。

直到第三本《回到當下》快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灵体需要学习,而且是不断的学习,为什么不是带着鲜明的记忆转回下世呢?而是选择了遗忘,或者是不得已的遗忘?如果灵体是存在于爱之中,而且“爱”是无私的,不断的,圆满的,当下俱足的,为什么在肉体的时候会忘记了这一点呢?这样能学习到什么?学习我们原来就俱足拥有的东西吗?有必要吗?

作者也在第三本书里提到,我们不必要去特意学习“爱”,因为我们本身就充满了“爱”,就活在“爱”之中,只需要去除负面的情绪,就能自然地获得“爱”。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或者是已经懂得的东西(在灵的状态时),为什么还要去不断地转世入肉体,进入物质界,为了“学习”呢?这样一想,会不禁生出灵体转世入肉身的学习是否“多此一举”的疑惑。

事实上,我认为,如同莲花一般,我们拥有着“不染”的纯洁本质,但如同种子一般,一个灵的闪现(不能称为灵的出生,因为没有灵应该没有死亡的概念),是需要成长为莲的时间的。在泥里,被淹埋着,看不见了本质,正正是它成长的证明。

正如无论种子的成长快慢与否,都不会改变它的本质一样,我们也是如此。有人这么说过“人啊!你,闪现着神的灵魂的!”

遗忘,才能更好地学习。就好像***同志说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实践,是为了检验这“爱”的真理。遗忘,是为了更好、更真切地体验。我想杜威会同意我的话,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才能真的学到些“可以用的”什么。

我自身对此有一个体验,是一件颇为奇怪的经验:

我有着很早期的记忆,但那是我故意记住的。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小得需要父母帮我洗澡的时候,具体是几岁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当时我想:“长大了以后,我会遗忘掉这个时段的一切,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一幕,因为父母将来就不会再替我洗澡了。”因此我好好地记住了父母一起替我洗澡的这件事。也可能是预感成真了,这之后就真的父母不再替我洗澡了。我应该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幼儿园了,而且在那里,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洗漱的。

看来我小时候就知道将来会发生的事。但那种“知道”并非预感,而更像是一种“经验”之谈。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当时小孩的我挺早熟的。

另外一个经验是:

小时候有一次与家人一起照相,大概是九、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看着镜头,忽然觉得将来的自己会看着这张“照片”,因此,也等于那个将来的我正在观看着现在的我。所以我看着镜头,就如同在看着“未来”。同样的想法一直到长大了十八、九岁的时候又再现,当时觉得,未来的我一定有机会能重新审视现在的我的每一刻,因此我不是孤单的,而且不是做什么事无人知晓的。等到后来,有机会接触佛教的思想,就更有这种想法了。对于“我”而言,将来是一定会成佛的,也就是最终的“觉悟”——如果用《前》的作者布莱恩的话来说,就是灵体修业毕业了,成佛了以后,就会清楚过往每一世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甚至是细节,这是无庸置疑的。那么,现在的我,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将会受到未来佛的审视,如果我的用心与行动是对的,那么,他会微笑。而时间,是没有距离的,他和我一直在一起,不分彼此。因此,我深信,他的微笑就是我全部的信仰。任何会让他微笑的事我都愿意做,而且也会令我感到快乐和满足。

通过这两个经验,我认为,我已经不需要去求证前世的存在与否,又或者带给今生什么遗憾或恐惧或悲伤,我已经能用这些经验与得出的结论去克服任何事情。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回去的,我会回家的——虽然我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家在哪里,也忘记了回家的路,但我知道,就是深信不疑地知道,我会在有一刻,发现其实自己就一直在家里。不需要努力去苛求“回忆前世”,甚至连“遗忘”这件事本身也不再带给我悲伤了,因为“遗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这都是看了这三本书所得来的启发与信心。感谢Brian Weiss医生的书!

ulia

2009.1.22 小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