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大清股份无限公司投资失败案例——《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志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4:03
  • 58

[注:此文转发到国学数典论坛]

近代海军史之著述,以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行销最广,其贡献在廓清迷雾,破除传统教科书式论断造成的误解。台湾学者王学俭,积数十年之功,成《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12月)一书,其贡献在于对史料的系统整理,而其立意,则在于透过晚清海军建设的个案,揭示洋务运动艰难曲折之国际国内背景,以理解之同情,审视李鸿章的成就与局限。

王著的优胜之处,在于充分利用日本、欧美所存档案史料、当时人物的回忆著述,完整“重建”北洋海军建设过程,而世人津津乐道的甲午海战,仅作为事态发展必然结果,在末章一笔带过。书中相应位置穿插的附表有38项,乃数十年功力所凝成,不可以繁琐视之也。

西方历史社会学有一新说,曰战争加速现代化进程,军队是传统国家率先尝试现代化的部门。袁崇焕以传教士制造的火炮抵御满清铁骑,李鸿章用洋枪队对付太平军,虽然时代不同,其道理则一,即“不管白猫黑猫,能逮老鼠才是好猫”。但现代海军,则并非在原有系统内,增加洋枪洋炮舰艇鱼雷即可建成,牵涉到财政、军政、教育考试、工业技术等基础制度与支撑系统,配套设施包含通讯、码头、炮台、燃料、枪械弹药、机电维修、医疗急救,所需知识包括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国际法、金融理财,以及海军全套专门技能与经验。就算这些问题全部解决,而传统意识形态对外来事物的强烈抵制、朝臣疆吏之挚肘、中枢国策之反复无常、下属之办事不力,皆足以令新生的海军无所作为。李鸿章几乎以一己之力,排除万难,在中国这棵数千年老树上勉强嫁接新枝,而日照、灌溉、修剪均不足,营养不良,终至中途摧折;甲午一战,割地赔款,日本赖此而起飞,中国自此即力竭,此消彼长,种下后五十年无穷祸患。战役指挥,李鸿章或有失当之处,但消极避战,由于实力不足;而实力不足,则不全是李鸿章的过错,所牵涉者千头万绪,可谓一言难尽,其中阴差阳错、啼笑皆非之处,在当日当事人眼中,似乎都毫不足怪。姑举一例:

北洋海军前期历经曲折,聘请到经验丰富、办事认真负责的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出任海军总查,授提督衔,用八九年时间对舰队施以严格训练,并带领舰队巡视海疆,远及朝鲜、东南亚、海参崴、日本、琉球,建立起西太平洋海上霸王的崇高地位,令日人心惊胆战,获得欧美海军界交口赞誉。这样一位海军建设关键人物,为总兵刘步蟾等人排挤,制造“升旗事件”驱逐之,李鸿章顿失臂膀而懵然不觉。黄海海战时,在丁汝昌身边辅佐的,竟是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汉纳根作为军事工程师,其建筑北洋旅顺基地的功绩有目共睹,但将其位置挪移到海军总查,则大谬。历史跟我们开的这个玩笑,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日本也曾长期锁国,但在佩里叩关之后,即能迅速调整国策,或与其岛国地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纯属猜测。王教授系统回顾了日本海军建设的过程,足资借鉴,但稍嫌不足的,是没有进一步探讨其成功的多方面原因。已故史学家张荫麟治学范围极广,以其余力研讨甲午海战,曾译出英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甲午战后在日见闻记》(收入台湾中华丛书版《张荫麟文集》),述战争前后普通日本国民“同仇敌忾”的具体表现,于细节处见出中日国民对待战事的巨大差别。愚阅后得一结论,此时之日本已转型为一完全的现代意义民族国家,而国人尚未从“天***系”中走出,国家认同并未建立,老百姓唯知自家身家性命,地方官甚至部分海军军人亦毫无国家观念;战前日谍潜入要地搜集情报,竟无一人被发觉;北洋军队在前线奋战,而其他省份督抚,都当作是李鸿章北洋一系私事,事不关己,不愿积极施以援手。以此对敌,就算侥幸获胜,亦不能持久也。

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数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是否皆全数掷于水中?王教授在痛心之余,介绍了海军人才培养的副产品,富有黑色幽默味道:海军派出的第一期留英学生中,出了一位著名翻译家严复;第二期留法学生王寿昌协助林纾译出小仲马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王教授其实还遗漏了一人,就是翻译大仲马《侠隐记》、《续侠隐记》的第三期留英学生伍光建。严复和伍光建都是英国鼎鼎有名的格林尼茨海军学院高材生,而终于以翻译名世,个人之幸欤?国家之不幸欤?抑两者皆不幸欤?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设圆明园一事,学者们已有过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王学俭此书对此作了全面的爬梳总结,基本可成定案:“李鸿章用于北洋海防及北洋舰队的建设经费大致在三千万两左右,而慈禧太后建设颐和园所需之款即达二千余万两,几可使北洋海军的兵力增加至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当国者决策之错误,其影响是何等的深远。”(本书第417页)国家利益与皇族私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乃是饶有兴味的话题。皇帝(或掌权的太后)以国为家,本来不应有冲突存在,而实际上这种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恒久发生,套用现代财经术语,则是控权大股东与CEO一身二任,两个角色集于一身。皇帝作为国家最大股东,本来应该最关心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谋求可持续发展;但作为CEO,则在亏损情况下仍然要求公司支付巨额“公关交际费”用于个人享乐,营运资金不可得,则挪用资本公积金,小股东和其他高管虽啧有烦言,而无力阻止。然而公司一旦市场竞争失利(如甲午之败),小股东须负担无限责任,割地赔款的负担仍然落到老百姓身上。李鸿章作为市场总监,已出尽全力,而设备更新不足缘于缺乏资本公积,上级和其他部门不加以支持配合,非将之罪也。武昌枪响,大清公司破产,革命党强制收购,未几因资金不足,而将控股权拱手让给原营运总监袁世凯。今日之CEO及各级高管,皆为有任期的职业经理人,若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监事会不能履行监督之责,则公司可持续发展只能指望CEO个人职业操守,投资失败、监守自盗、中饱私囊必然层出不穷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