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魍魉之匣(上)《魍魉是界线》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2:48
  • 69

比起《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更厚,两本加起来800多页,我拿着书,心情很复杂,像面对赌注很大的赌局,推理小说读不下去而直接跳到最后看大揭秘的话,对作者和读者来说,无疑是都败了。可这一次,读到最后,京极夏彦完胜。我再次被他牵着鼻子走,对他编织故事的能力由衷地佩服。

在第一章之前,以黑纸白字竖排版的方式引用了一长段文字,描写“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拿着匣子的男人,他对着怀中的匣子说话,“我”竟然听到里面发出女声。男人打开匣子,里面“恰恰好装了个美丽的女孩”,好似日本人偶,只有胸部以上的部分,可是,竟然,“啊,原来是活着呢”。我以我所能运用的知识和理智推想,这怎么都只是一个幻想的情节而已,绝对,绝对不可能有一个合理的解说,还说什么“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

但,我错了。

在《姑获鸟之夏》里,用了我不太喜欢的多重人格作为解释,罪犯只指向一个人身上,《魍魉之匣》铺出多条主线,不露痕迹地将时间前后穿插,放出如百鬼窜动、一个又一个被“魍魉”附身的人,警察、表情无辜的女中学生、息影的女明星、神秘研究所的医生、“我”、天才的小说家、新兴宗教的灵媒大师,等等。因种种机缘、巧合、偶遇,有人越过了界线,被带到了“彼岸”,犯下了不可宽恕却可理解的罪。旁观者、妄图解开复杂案情的人又再次被迷惑,他们自以为是地加入了自己的想像,肆意填补那些他们无法确知的空白,使得原本就有些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环套一环,彼此互为因果,恶与恶相连,不留一点空隙,一丁点儿的小事,也可能引发后面的大事件,甚至变成连环杀人肢解的契机。令我惊诧的是,繁复也就罢了,京极夏彦把我认为最非现实最匪夷所思的情节,也写得可以成立,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都像中了作者的咒一样,唯有很顺从地跟随着他的思路,一路小跑继而狂奔都没能赶到他前面知道事实真相,我所能想到的与作为破案者出场的阴阳师京极堂主中禅寺所洞悉的差得太远了,只有听着他大段大段的讲解点头的份儿,还必须要一次次翻回前页寻找那些散落的证据和线索。

对于如何行凶,作者兴趣不大,讲故事只是为讲道理而建的“匣子”,称之为“魍魉”的妖怪,在京极堂破解谜案的过程中被一一戳破,它“本来就是在泽川之地模仿人的声音来迷惑人的妖怪。有外形而无内在。什么事也不做。是人类本身变得迷惑。”而已。《魍魉之匣》的深处,讲的是叵测而脆弱的人心,那么容易被骗,那么容易动摇,瞬间就被“恶”俘获。所谓的灵媒的骗术、所谓的“奇迹”,甚至科学与机械,都蒙住了人心,让人看不清事实,陷入妄想。

读着读着,曾觉得作者写得啰嗦,对不大关键的人物,也慢腾腾地写了不少心理动态、生平事迹,再读一次,回味咀嚼,才又感到京极夏彦构思的巧妙,那些描写、特意加粗的字体正是在做铺垫,是那一颗颗扭曲的人心诞生的背景图,倘若他们没有经历那样的人生,恐怕就不至于发展出之后的情节。推理小说不是言情故事,总必须要有反面与“恶”的存在,不可能人人都是可爱的,而如果最终“恶”只解释为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癫狂,总会让我觉得不满意,像是作者无法自圆其说。然而,京极夏彦笔下的每个出场人物都显得很丰满,他们的性格、情感、行为,即使是疯狂的、不可原谅的,也仍然有着让人信服的逻辑,令我难以生出厌恶、憎恨的情绪,反而为他们感到遗憾,多少有些同情,如果遇到那人那事、立于此情此景的是我,是否会作出同样的事?也会经不住诱惑被拽到“另一边”去吧?

这么想,有点儿慌慌的战栗,又感到阅读带来的爽快,好像小鬼在心里摆了尾巴。

“我是,魍魉之匣。”

想起了这句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