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激荡三十年(上)《杂想:和平背后的乱世》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50:39
  • 75

这本书在去年的时候貌似很火,我在春节各地旅行的时候在上海,在南昌,在九江,在杭州,不管是火车站里,汽车站里,还是各个书店,报刊亭里,都能见到这本书的影子。当时一看封面,便知是本讲中国企业发展历程的书,虽觉得不错,但碍于书价太高,旅途中也估计少有心情来阅读三十年的故事,于是乎也就在它身上一扫而过,转而拿了几份当日报纸当做消遣。如今书的价格比以往都高了好多,特别是经济类的书,更是贵的离谱,几乎快要成了富人的专利。这其中的逻辑貌似和教育比较像,反正书也和教育多少沾点边。这教育越是高等,学费越贵。那商学院料想你读了俺们这玩样毕业了钱也少不到哪里去,所以奖学金也不发了,钱也多收点。相类似这经济类的书什么优惠措施没有,单本书的价格也动不动就上四十五十,仿佛在说,我料你读了我这本书估计钱也不会少到哪去,所以现在你就多出点儿吧。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成了人们的日常主题。一方面百姓对经济知识的需求日益扩大,“愿挨打者”络绎不绝;另一方面一帮所谓的专家内行也来的正好,以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著作正打得起劲。我曾经闲逛于上海书城和一些大型交通设施附近的书摊,深感这样一种阅读暴力的侵袭。铺天盖地的所谓经济之道,成功之道的书,多少反映当下人虚浮的生活状态。到北京的时候这情况要好些,书摊上多有文化历史社会之类的书籍。当时我想,这现象断然与城市文化有关吧?

我平时少写博客,今日阅毕《激荡三十年》一书,忽而想到之前一些琐碎的经历,故而在此冗长记下。说实在,初见《激荡三十年》而未解囊购买,一则因为囊中羞涩,二则自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之缘故。我料想,这书大概又是那众多暴力分子中的一个,人家推荐得越是厉害,想必越是暴力,冥冥中便生一股抵触情绪,也就直接导致我再与它见面便是现在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前段时间买了个谷歌的手机,闲来无事想找几部电子书来把玩把玩,正好想起这本书,便放在手机里。又正逢要去医院挂点滴,也就一连几天在输液室里把这书给看了。看毕才知道此书并不暴力,与其将它归为经济类书籍,我倒愿意归为历史类书籍,因为本来讲的就是一部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反正这书拿来也不花钱,我倒不关心里面是否教我怎么“经济”的神功绝技,反而觉得这书看下来更像中国商界的“武林秘史”。期间英雄辈出,险象环生,看后大呼过隐。作为一个八十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对出生之前的历史自然知之甚少,对出生之后的历史,也只是略有感触,却无洞察。

此书从改革开放讲起,到2007年为止。末尾作者还附加一段对2008年及更远的展望。而现在,2008已成为过去时,油价下跌,股市崩盘,金融海啸。2008年是真正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知作者在2009年的此时会有什么感想,或许我该再去看看作者的其他书,关注关注他的最新博客。

书的最后有作者这样的一段话: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存在着两个中国:经济强劲成长的中国、体制消耗严重的中国。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草民史”。这或许是混沌的所在,或许,也是历史的真相所在。纵观中国商界的三十年历史,体制的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似乎更像一个社会制度变革的乱世,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然而少的是王侯将相,多的是草根英雄。这或许更像一个原始,无知和野蛮的部落。匈奴么?和汉王朝打了几年,最后也就投降了。清人么?壮大了几年,最后也能够入主中原。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有很多种结局。不管怎么样,过程不会简单,斗争不会减少。想当初新***解放了西藏,把所谓一套先进的体制带过去,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总归还有问题没有解决,人家要搞***啦,声音不怎么和谐啦,文化冲突啦。中国的商业也不就处在这样的一个挣扎的过程中么?体制的变革尚未结束,冲突仍将延续,历史继续书写,会是怎样的图画,却是值得探索。

资本市场的疯狂成就了中国公司的奇迹,闪耀的光环骤然而至。但我们总容易被表象迷惑,总喜欢拿那些光环意淫自己。个体的光环不等于群体的光环,何况那些个体的光环并不催生于群体的光环。很多人愿意把个体的光环看成是里程碑式的东西而欢呼雀跃,殊不知这样的里程碑只代表着开始不代表着结束。错把起点当成终点,把后面要走的路给忘了。于是一旦路上碰到坑坑洼洼,就变成了自己扇自己巴掌的表演。这样的情节似乎成了一出固定戏目,在过去的历史舞台上上演。光环没有来自群体的觉醒和提升,而是来自体制和***行为的霸道。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却远没有掌握国外西方的经验,就算能够掌握西方的经验,如何找到自己的经验来最终化解冲突和实现转变才是要解决的问题。我总觉得每一个特殊个体总有独特的适合自己的东西。

面对那浩浩荡荡的三十年历史,我如此渺小的一个人的确感到了敬畏和震撼。自己二十出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还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当自己也将成为历史里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我似乎有两个预感。一则中国的体制进化远远没有结束,到底进化为那般?中国商业在探索东方文化的道路上将会有更加动荡激烈的大剧上演。二则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当今和平年代曾感慨怎么没落到个成大事出英雄的年代。现在看来歌舞升平背后有的是混沌,有的是舞台,有的是浪头。

附:若把全书的叙史笔调,典型的“先扬后抑”型,纵然不能说是悲观史观,却给了读者一种惊醒。有空该去看看《大败局》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