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建并不是很强大高校中的很强大老师。简单搜索了一下,得到两条信息,一来他是一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轻松讲师,二来他是一位胡适思想的追随者。若论及前者,可以看出此人有相当的功底,否则照本宣科,也活泼不了课堂气氛;论及后者,也就难怪他在不同场合都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扬胡贬鲁倾向。
在后记中作者写到,书名是借鉴法国学者的《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L.E.T是萨特的新粉丝,而且萨特文集从07年开始突然热了起来,本人虽然买了一本《图说萨特》赠予友人,自己却很少关注;对于阿隆则更加不熟悉,虽然琐碎地也有些印象,但显然不及加缪来得多闻,无法做比照——倒是一句话从侧面看出了端倪,“法国五月风暴”前后,学生间流行着一句话“宁愿跟随萨特做错路,也不愿意顺从阿隆行正道”。个人以为,从相对“尊敬”的意义上来说,“两位”是要比“两个”看起来舒服一些的,在西语中没有量词的区分,在汉语中还是值得重视一下。
邵先生用“阳光”和“闪电”分别比喻胡适和鲁迅,而且直接放到的封面上:“阳光和闪电是面对黑暗的两种方式,在比较的意义上,温和的胡适不妨是阳光,犀利的鲁迅当然更合适是闪电。闪电以它的锐利,可以刺穿黑暗,让黑暗现出原形。和闪电相比,阳光不是在黑暗中穿刺,而是在黑暗的外面将黑暗照亮。”这两种意境,说是来自一本比较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书,名为《阳光与闪电》,可惜用豆瓣搜索并没有,刚开始怀疑是作者翻译的误差,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中文归档时候进行的另一类“曲解”,变成了《姊妹革命》,朱学勤先生的原序翻译了原标题“ Sister Revolution:French LightingAmerican Light ”,但正式出中文版的时候被“很不幸”地删除了。
有人提及“这本书中有关胡适先生的一些材料与主题与余英时先生的《重寻胡适历程》有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对于材料运用上的雷同很明显”。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多少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关于胡适先生的研究,大陆学者显然无法达到港台学者的高度——当然这不是为copy进行的托辞,模仿也得理清源头;纵然是对于鲁迅先生的研究,也多半被“意识形态”所包裹——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邵先生对于鲁迅先生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苛责,在这里所谓的“客观”也包含了“主观”的意向,所谓矫枉过正。何况他自己也一次次地承认是在一个自由主义的标准下来剖析二者,而鲁迅先生又显然不是他眼中的自由主义者。
胡适先生的思想,或许正应了那句“文人误国”——这里没有贬义——在当时内忧外患极度复杂的情况下,显得不合时宜——更何况即便是其恩师杜威本人,命运在欧美大陆也是一波三折;而鲁迅先生的黑色孤独过客,在革命的年代里,却恰恰是那一柄匕首,深入要害,马克思所谓“使生活革命化”大概在中国的语境下可以理解为这个意思——不过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对于鲁迅的话也是很有深意的。中国革命选择了法兰西的浪漫,而不是美利坚的实用,是N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两位知识分子无法承载那么多重担。比及今日,在和平建设时期,在全球多元时期,胡适先生的“ Tolerance ”自然大有裨益,毕竟人类不能永远在血与火中徘徊,需要这种“来之不易的珍贵的成就”( difficult and rare achievement)。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这永远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世纪已经过去,胡鲁二人的纠葛,在当下依然不可避免,只是或许两人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没有必要去执着于所谓的是非,若是作者过于在书里明辨,他本身也要沦为intolerance了;还是说,这就是所谓的“对不宽容者不宽容”——但鲁迅先生的“不宽容”,甚至于到了连自己也不宽容的地步,岂是简单加个in就可以概括的呢?说鲁迅先生是理想主义者,可他对于现实又看得太透彻,以至于看不到普遍理想的影子;说胡适先生是实用主义者,可他对于现实又充满了微薄的希望,乃至于对***的独裁也抱有宽容的态度。或许可以说,作为一个民族,我们需要鲁迅,因为他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缺陷;而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倾向于胡适,因为他使我们进一步理解真正自由的意义所在。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50:3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