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季羡林散文《青年们的知心朋友》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49:59
  • 50

最近,我在图书馆借到了《季羡林散文》一书,读了深受感动。

季先生的散文,是他在教学、研究、翻译的过程中,在近九十年的人生拼搏中,从心灵里流出的潺潺清泉;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实感,在朴实文笔中蕴含着幽美,是季老散文的特点与独特风格。他说,文章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

季先生在1998年写的《两行写在泥土上的字》一文,在淳朴亲切的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强烈震撼:

文章说到,他早晨出门散步,看到门外荷塘岸边的泥土上有一行用树枝写成的字:“季老好 98极日语”,回头在临窗玉兰花前的泥土地上也有一行字:“来访 98极日语”。于是先生知道了是当年的新生曾来拜访他,又怕打扰他,便用树枝把他们的深情写在了泥土地上,他们估计先生会看到的,便悄然离开了先生的家门。

先生写到:我果然看到了他们留下的字。我现在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我走过的桥比这一帮大孩子走过的路还要长,我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面还要多,自谓已经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然而,今天,我一看这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我却真正动了感情,眼泪一下子涌出了眼眶,双双落到了泥土地上。

……我认为,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记了自己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生下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应当努力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不能要求他们总是四平八稳,总是温良恭俭让。我相信,中国青年都是爱国的,爱真理的,即使有什么“逾矩”的地方,也只能是耐心加以劝说,惩罚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青年失掉了信心,那它就失掉了希望,失掉了前途。我常常这样想,也努力这样做。在风和日丽时是这样,在阴霾蔽天时也是这样。……

……我连他们的身影都没有看到,我看到的只是池塘里的荷叶。此时虽已是初秋,却依然绿叶擎天,水影映日,满塘一片浓绿。……绿是青春的颜色,绿是希望的颜色,绿是活力的颜色。这一群男女大孩子正处在平常人们所说的绿色年华中,荷叶和玉兰所象征的正是他们。……将来左右这个世界的,决定人类前途的正是这一群年轻的男女大孩子们。……我虔心默祷——虽然我并不相信——造物主能从我眼前的八十七岁中抹掉七十年,把我变成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使我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共同分享普天下的凉热。

季羡林先生是深受北大师生爱戴的一代宗师,又是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佛学家,还是别具一格的散文家;像季先生这样学识博大精深,被称为中国学界的“人间国宝”的人物,却没有任何架子,亲切自然,对于学生们拜访他留在泥土上的字,做了这样深情地描述,足见他对青年人的热爱和希望;文章还带着童趣,说他也想变成青年人,和这些大孩子们一道,“共同分享普天下的凉热”。

多好的老人,多好的教授!真是青年们最好的、最知心的朋友!愿教授们,教师们都学学季先生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