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韩寒这个人的印象受到那个时期的太多影响。当年新概念横空出世,所谓的“一篇作文上大学”在减负呼声响起来的头两年——也是尚未被当作笑话的时候——如同黑夜里一根火柴“嚓”一声燃起,点亮了一条极细的蜘蛛丝。很多如今依旧闪耀或早已暗淡的名字就顺着这条蜘蛛丝往上爬啊爬,他们的前方似乎有刺眼的光明,但绝大多数的人只能远远看着,于是这些名字覆盖上了一层名为离经叛道的有色玻璃,略有几分神圣色彩,但其实更容易受到嘲笑。在这个意义上,韩寒就是出头最早的鸟,圈里最壮实的猪。
让他得到这一地位的,除了新概念上那几篇,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三重门》,当年的中学生们自有对该书的见解,不必多提——虽然玛丽苏得很,话说回来,韩少也没哪本小说不苏。
但一个人能身为“为高考所苦的中学生”的日子只有那几年,读者是,韩寒也是,何况这个人比大多数人更早脱离了学校,之后的书眼界很快转移。虽然很早就把韩寒当作习惯一本本买下来,但比起娱乐性强而受欢迎的《长安乱》,却是到了《一座城池》才真正喜欢上韩寒的书,似乎至此才看见此人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作家的面貌。而他的特色,或者说近年来最喜用的小说框架,也由此开始。《光荣日》如此,《他的国》亦如此。
这三本书都在类似的背景下穿插着小调侃,小针砭,既让读者觉得书有趣,也觉得很白烂。但,某些细微处流露出来的,与韩寒的文风以及他这个人截然不同的,几可用温柔来形容的态度与感情,某些在全书紊乱甚至离奇的背景遮盖下闪出独有光芒的思想,构成了韩寒小说里贯穿始终的精神。
与那个时期带给韩寒的标签无关,与所谓的叛逆无关,斑驳杂乱的图像里一抹小小的橘黄色,这依然是他带来的光芒,虽然比起当初时代意义强烈的光芒来说温软了许多,但正是这温软的光芒伴人走过灰暗的道路。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49:1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