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大春《聆听父亲》的文字,会惊讶于他的精巧,但有时不免觉得卷折得过分,于是看不得久。那也就只能庭前花落般,醒来看几页,茶饭之后看几页,睡前也看几页,如此倒也得意。何况既是对未出生的儿子说父祖辈的家族故事,这种精巧有时候确实觉得比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在我,怕是就不免自然而然地想起所谓家族记忆这样一种东西对于自己果真如天外之物一般。
在我懂事之前,祖父母亦已过世,三口之家,父亲不说,我也不问,所谓故事,只记得父亲讲过三国,除此之外,我就读书,春去秋来,渐渐习惯独自的成长,与书对话的日子有余,倒也不会比别人更不通世事,而终至于这样的一种趋势,祖辈的家族故事就如发射到外太空的飞行器一般,飞离得与地球越来越远了。
要说我以往的人生中对此会感到不适,那是骗人,毕竟从未注意过这个问题。而现在即使有点儿兴趣,但也并非就不搞明白不听一听就茶饭不思的程度。所谓父辈的家族记忆,究竟能够对于现实的我产生怎样的一种影响呢,大概是甚微吧,毕竟那是“他们的”的记忆,而不是“我”的,或许知道了可以聊作谈资或者写成故事——如张大春一样,但那意义又究竟何在?我不知道。
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传统,究竟是何时催生出我们这样一代不慎重追远的子孙,这似乎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就总是觉得首先是现在中国现代生活方式的持续西化是首当其冲的因由,其次则是计划生育造就了一堆孩子独自成长的过程,就这两点而言,我们传统的大家庭生活方式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没有了大家庭,自然也没有了大家庭的荣耀感,那些可以炫耀的先祖记忆就当然少有人提起了,何况那些并不甚光辉的呢?当然,这样的说法是够大刀阔斧的,可以不妨把中国小农经济瓦解、人口流动、市场经济实利至上观什么的都扯上一扯,但我知道如此分析下去,这势必又会是一篇连自己看了也不甚开胃的东西,就此打住吧。
作为我自己,更想说说那些像我一样独自成长着的孩子:他们始终是会越来越缺乏记忆吧,但即便如此,又万无可能停止继续前行,如此一来,就很容易让我想起人们走在随时会碎裂的结冰湖面之上险象环生的意象。当然事实上或许不至于,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去思考这些坐在空无一人的房子里望向窗外无物之远方的孩子要怎么走他们的路而这些路又会通向哪里,更甚者,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会交到这些孩子手上的,那么缺乏记忆独自成长这样一个因素究竟又会如何微妙而决定性地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呢?
真有意思,但都是胡想,毕竟房子空无一人,现时正无所可为。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46:3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