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笔录》:一支抽象万花筒
范典/文
先声明,如果没有得知本书的作者勒克莱齐奥获零八年度诺贝尔奖的消息,我是绝不会知晓《诉讼笔录》这本书的,因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然而这本书与其作者并非因获奖而在当下被介绍至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此书即被安徽文艺和上海译文两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更是在诺贝尔奖颁布前就获得了中国颁给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但这位作家之所以不被国内大众所熟知,而仅在文艺圈内被少数人或专研法国文化的人士推崇备至,实则因其作品的独特性。
此书于1963年出版,当时法国“新浪潮”电影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像阿仑·雷乃、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等领袖人物正在用新技法挑战传统影像艺术,而作家群里也涌现了一批诸如罗伯·格里耶、克罗德·西蒙之类的人物。在那样一个万象革新的时代,23岁的勒克莱齐奥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在法国一举成名。
小说的故事线索在我看来比较模糊,但因其叙述手法的独特性,并在书中插入一些报刊剪辑,一度让初翻此书的我以为是一部与克罗德·西蒙的《植物园》近似的作品。看到后来,又觉得像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虽然写法上迥然相异,但那种作品中散发出的神秘气质带给我的刺激是类同的。勒克莱齐奥这部处女作真算得上惊世骇俗,如果参照一些世界上著名作家的处女作,《诉讼笔录》绝对算得上大手笔,完全没有初涉文坛的羞涩与拘束,也没有带上个人自传性质的流水痕迹,而是从探讨现代文明与原始状态的立场出发,带着自省与崇尚的矛盾情绪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个体与群体即主观意识与客观现状的影像。读这样的书容易让精神产生分裂,如果单纯从嗜好故事情节的角度出发,犹如爱好文艺影片的观众去观赏戈达尔的《中国姑娘》,如果从研究文艺学的角度出发,它无论在文笔亦或探讨的主题及架构上都有极大的创新,绝对是一部可以用来反复“咀嚼”的杰作。
书中的主人公亚当·波洛无疑是作者给予主观意识的载体,但并非第一叙事人称的本体,伴随全书的第一视角乃作者本身,时不时突现的评述及“我”这样的字眼暴露了作者的存在,加上亚当的意识突然以第一人称呈现,使得叙述角度呈现复杂性,然而作者完全像一条游刃有余的鱼,撕裂了传统叙述中规中矩的形式,使得主人公既可以游离于叙事状态之外,又可以第一视角表达内心世界。勒克莱齐奥的文笔天马行空,描述细致多样,每每在细致详尽的描述之后陷入出人意料的“爆炸式”的想象空间。为什么说它是“爆炸式”呢?因为全是碎片式的意象堆磊,如亚当在动物园的狼笼前(P64),先描述三条狼如何在笼内转圈、它们的状态,随之视角扩大,以狼与周围的对比(动与静)、与整个外太空观察的对比(静止中的动),而作者引用的意象有显微镜、杆状细胞、血球、飞机、白蜘蛛、星星、窗户、版画、青铜制品等等,以及作者的现身说法使得这一单纯对象的呈现显得层次复杂而充满视觉形象的快速对接与转化,大大拓深了叙述领域。
亚当在书中作为一个“人”,他的行为脱离了现代人应具备的社会因素,从其简单而“滑稽”的行止中却无时无刻不与这个社会摩擦出火星,同时他身边总充斥了各种动物,他跟随狗、与白鼠对峙、幻想成为狮子家庭中的一员等等,使其显现原始状态,而他在街头的演说又使得他作为一个“人”,在这层原始的意味上增添了另一层意义。“……我明白了这个地球是属于我的,而不属于任何活着的种类……它属于人。”(P210)提出一种“人定胜天”、“人优于其他物种”的论调——这也正是西方文明发展至今一直津津乐道的论调——但显然作者的用意在于体现“人”的原始性与整个社会建构、形成的现代文明的碰撞,而非强调这种荒谬理论。亚当作为作者赋予的象征载体游离于整个为科技工业所支撑的现代文明的环境之外,结果,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以一种极端方式呈现了个体与群体意识相脱节的结果。而这也正使得故事的结尾显得近乎荒诞,换句话说,形成了某种寓意。
正是勒克莱齐奥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方式,使得缺乏故事情节的《诉讼笔录》散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虽然区区十几万字,却犹如天书般涵量惊人,它像一支变幻出无数抽象画面的万花筒,得到的***琳琅缤纷,这也正是这位法国作家的高超之处,真可谓“作家中的作家”。
——已载于《新闻晨报》
书名:《诉讼笔录》
作者:让-马·居·勒克莱齐奥(法)
译者:许钧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定价:28.00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46:0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