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一辈子做女孩》这本书满含期待,因为它的宣传说希拉里和李银河都推荐了这本书。李银河在她的博客中写道:
前段时间我看了美国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一辈子做女孩》。一个知识女性,为了寻找自己内心的平衡和幸福,抛开家庭去独自旅行的故事。她离了婚,又和情人分了手,得了抑郁症。在国内,相信这样一个不要丈夫、不要家庭的女人一定是要受到口诛笔伐的。但是在美国,主流意识却认可女人自己寻找独立幸福的观点。
在失去老公、失去家庭之后,女人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我想,可能大多数中国女性(尤其是70年代以前出生的女性)的潜意识中存在这种想法。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国女性除了经济地位上升之外,对生活的自主程度并未见得大幅提升。太多的中国女性,依然把“家庭”、“婚姻”等外在因素看成自己最核心的价值,一旦遭到破坏,很多女性都会以为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
而《一辈子做女孩》这本书的作者也曾经是一位“绝望主妇”,她面对家庭的变动时选择的是“找寻自己独立于男人、家庭的自身价值”,提供的是女性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或说选择。很久以前有人说过,女人要独立,必须要经济独立。这也正是目前广大女性所需要的一种启蒙。
希望所有在生活中遇到困境的女人看看这本书,这本书能给她勇气。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于是我买了这本书,在开始读之前照例看看作者简介,同样很让人期待:获得过一些看起来蛮严肃的奖项。
于是我开始读……读……读……终于读到第92页,无法忍受了,于是翻到结尾20页。这20页读毕,在封底上,我发现推荐者中不但有希拉里和李银河,还有曾子墨、两本时尚杂志、一个“80后才女作家”、一个瑜珈馆及其董事长。
至此我终于做出了判断:垃圾书。
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吃、祈祷、爱》,和中文名毫无关系。主线是作者在一年中的云游经历,她拿了预支的稿费之后,先到意大利寻访美食,然后到印度学“灵修”,最后到巴厘岛享受着人间天堂的风光谈了一场恋爱。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这种生活是风雅和值得艳羡的,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空虚肤浅的中产阶级白人品味。尤其是她所声称的,在美国对印度灵修一见钟情,自感受到启示,于是就动身去追随某位大师的行为,不过是上世纪70年代嬉皮士玩剩的东西,当年的嬉皮士是为了寻求另类精神资源抵制资本主义主流文化,今天再这样做的作者就是附庸风雅矫揉造作。
其间是穿插着作者的人生自剖:她在30岁时突然发现自己不想要孩子,由此导致婚姻破裂,染上了抑郁症几乎自杀,这才决定离开美国去疗伤。但是在她的经历背后到底有什么涉及女人共同命运的问题呢?女人该如何选择和承担她的独立生活呢?这些在书里是看不到的,她说的究竟只是我、我、我。别以为她的经历会对你如何做女人有借鉴,你看到的只是她一个人的表演。而李银河所说的她可以不依赖于男人和家庭而重新开始,显然有两个条件:第一,她是永远有艳遇的美女,第二,她能轻松挣到钱。你觉得这样的励志对你有用否:“实现自由选择的前提是你是一个美丽的中产阶级白女人。”
整本书都用着自以为俏皮的语调,每一页都得制造点噱头,例如吃意大利美食发胖穿不上牛仔裤被女售货员鉴定为“像牛乳酪”啦,最适合描述罗马的词是“性”因为罗马人每时每刻都在想性而纽约是“创造”斯德格尔摩是“循规蹈矩”啦。这些眼花缭乱的小聪明是通俗读物典型的小把戏,好像在跟读者吆喝:我这有不少好玩的,别走开哦。我敢打赌,她没放过这一年里她所见到的每一根有趣的鼻毛。另外还有她的姐姐,她的妈妈,她的情人,某个名字古怪的朋友,某个帅哥或者按摩师、算命师、香疗师……她兴致勃勃喋喋不休地邀请所有的读者参观她那堆满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廉价玩意儿,堆得动辄绊人一个跟头的生活杂货铺,并且告诉你:我是一个十分有兴致、有品味、衣食无忧所以有资格来自恋的高级生物。
我比较同意豆瓣上的一则评价:“不知所云的乱七八糟的自恋的啰嗦老女人莫名其妙并且毫不奇特的心理感悟,愣是给加上了什么心灵体验又净化又升华的标签!浪费时间的读物。”
教训是:不要相信任何人的推荐,因为这些人的推荐很可能不讲原则。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39:5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