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无家可归的中学生》:“饥饿”爆发的能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39:34
  • 101

《无家可归的中学生》:“饥饿”爆发的能量

范典/文

收到样书时有三本,依我的习惯总是先读最薄的一本。简直是一口气读完了,翻完的时候眼里仍含着泪花——一位日本当红相声演员,一位和我同时代的青年,却有着如此艰辛的生活经历,超乎想象,有时竟会觉得是在翻看上一辈贫苦生活的回忆录。

田村裕在《无家可归的中学生》这本自传书里,写到自己初中时候家庭突遭变故被宣布“解散”时,与哥哥、姐姐如何在困苦的境遇下求生存的经历。为了在哥哥姐姐面前逞能,假称自己寄宿在好朋友家,其实独自在公园里露宿,饿到极点时甚至吃草、啃纸箱——在书中,“饿”一直作为一种意象而存在,会让人觉得心痛,可是作者却将“饿”衍伸出去,它并不以单薄的态势而被认为是“穷”的象征。作者偶尔有几次想到“偷”、“抢”,但这只是一瞬间的念头,转而他便放弃了犯罪念头,同时又用感慨的语气庆幸当时没有那样做,否则他可能因坐牢而改变人生。一个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便失去家庭,并缺少父母教诲的孩子,要依靠自我能力填饱肚子,放眼当下,又有几人能做到?而社会对这样的孩子,大多抱以同情、怜悯的态度,即使犯罪也以弱势人群对待。田村裕能在饿得头晕眼花之际仍克制自己去“偷”、“抢”,不能不跟他本身的家庭教育有关,在书的最后一章,他回忆了母亲生前的片段,并这样写道:“也许我曾经做过错误的选择,但是我想我会尽己所能,永远勇往直前,像妈妈那样活下去”,可见妈妈在他心目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前不久,在电视上也曾看到要想让孩子真正喜欢上看书就必先父母以身示范的报导,其实非看书一项使然,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候自己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都会被天真无邪的孩子看在眼底,成为模仿的对象。本书作者在失去妈妈后,一直以她的所作所为来鞭策自我,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并不需从一而终,如果要培养好未来一代,先从自身着手修炼。

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而我认为,在物质面前,虽然人人都有可能屈服,但却不能完全驱使人放弃尊严。书中,田村裕虽然向我们揭示了那段饥饿生活的可怕,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的温暖所在。哥哥、姐姐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励,以及良也、川井先生一家、高一辅导员工滕小姐等人在物质及精神上的辅助,都使他得以坚强的生活下去。作者万念俱灰、甚至于放弃人生的想法与周边亲朋好友的鼓励、劝慰,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对抗,随之,他在这种帮衬之下决定凭自己的毅力继续活下去,为因病早逝的妈妈活下去——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位高一辅导员工滕小姐,正是她谆谆善诱的开导,解开了田村裕的心结,并写信告诉他“活着的价值”。正是这些人的关照和作者自身努力的结果,终于在艺界出人头地。

田村裕承认自己的文笔很一般,我也这样认为,较之普通小说,它缺少细致的笔墨描写,每一篇章又相对短小、独立,但正是因为作者满含一腔感慨和感恩之情,才将自己的人生化作了如此轻巧的篇幅。大约跟性格有关的缘故,虽然叙述的是艰苦生活,却时不时施以诙谐幽默的语气,让人在这种轻快中更加体会到生活艰辛中所透出的“味之彼岸”。

这让我想起韩国一部电影,李英爱主演的《礼物》,男主角同样是说相声的,在舞台上逗别人笑,自己的生活却如此辛酸。生活将滑稽和冷酷的两面性同时展现出来,目的在于考验人的应对能力,当它成为戏剧、影视的表现对象时,这种矛盾性愈发显得强烈,而田村裕作为日本相声界的一位艺人,再次用活生生的经历展现了这种“戏剧性”,以及用浓浓的报恩之情回馈了这个社会,并证实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光是看到“后记”里一连串要感谢的人名,就让人感动不已。

——已载于《广州日报》

书名:《无家可归的中学生》

作者:田村裕(日本)

译者:吴季伦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20.00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