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宋明理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39:06
  • 74

因为课程考试的缘故,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修中国哲学史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取代了意识形态浓厚的官方教材成为宋明理学的标准课本。的确,本书属于导论性质,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基本上以大纲的形式展开,分列条目,虽然并不深入,却十分适合初学者重点把握哲学家的思想和气质。在这样广的跨度和简短的篇幅里,有两个缺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对各位哲学家的生平背景、当时社会状况和思想传统介绍过于简略。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不仅是玄思,更是存在宣言和行为指南,一位哲人的家学、仕途、气质、逸事甚至军事才能可以说就构成了他的思想的半壁江山,例如张载和阳明都深有将才,二程讲学方法和治学路径的差异,最终都投射到他们的哲学体系建构上,更何况程朱陆王四大家传世的著作之中很大一部分确实就是他们的语录和生平记叙。宋明两朝的社会风尚、文化气质、内忧外患,也极大地影响了哲学家思考的对象和方法。二是未从思想传统的角度详细比较各家之间的传承和差异,例如各家是怎样看待性理问题,心的意义由始至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学说是有意对前人的反动,等等。但是陈老师在体裁的限制下已经尽力克服以上的缺点,只要读者有心去总结和发掘,辅以其他书籍,必然能够更加融会贯通理学的脉络发展。一本书是不可能包罗万象的。

宋的忧患,明的严酷,都没有阻止时代思想的光芒。中国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有其独特的环境要求,中国哲学带给人的领悟和气象也是西方哲学无可比拟的。在现时的学问基础上,我能感受,却无力描述这种感受的根源和内容。经典西方哲学具有深刻的分析和抽象的建构努力,而中国哲学传统上更加侧重人格的塑造和社会的改良。到了宋明,同时代的中西方在理想和抽象的气质上又有所接近,程颐朱熹所说的理与性,不就像康德说过的两种让他惊叹不已的事物“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吗?只是从心学流行开始,强有力的传统取向将关注的重点又转回到了道德法则上;而二十世纪的海德格尔,又像是将西方哲学引领到关切世界的存在者的角度。然而即使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界最终的取向不是自然法则而是道德理性,它达到的深度依然让人惊叹,它带来的是冲击和顿悟,是匡正人心,安顿价值,重整社会秩序的效果。

张载的诗的确很糟糕,但他的“西铭”和《近思录》中的四句话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震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分子的使命,这四句概括得不能再确切了。这种刚健乾正的气质,民胞物与的关怀,正心诚意的修养,也许是我从中国哲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