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寂寞》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34:59
  • 88

从1月10日开始,到今天,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马尔克斯的小说。

这是我买的最贵的一本书,尽管标价是2.9元,但是永远马尔克斯这个老头始终不愿意把版权卖给中国,所以,市面上只有87年的老版本,而我这本黑龙江出版社的初印初版,传说中的目前国内翻译得最好的版本,花了我整整100大洋。黄色的封面,毫不起眼,对于一个不知道这本小说风风雨雨的人来说,这本书也许是一文不值,擦屁股都嫌纸发黄而太脏。

这本书扉页盖着一个大大的红章,天津市第八×花厂。可见,以前这是国企图书馆里的一本藏书。不知道是书商因为这本书的市面价值高还是因为本书早就流出了图书馆,在市面上漂泊,反正不知道流浪了多久之后多远之后,就到了我的手中。不知道多少人的眼光在这本书上面停留过,一页一页地翻过,然后一页一页地忘记。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可以将一本书的纸质变黄,面目全非。不变的是,字里行间的温情。

小说的名字说的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可是,真正描写到霍乱还是很少的,基本就是一笔带过,起到的最多也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这点和《面纱》很不一样,同样描写的是乱世里的爱情,《面纱》将霍乱进进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攀枝缠绕,不可分割。而《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霍乱,是可以用其他东西去取代的,可以用“战争”,可以用“流浪”,可以用“和平”等等,也就是说,只要作者原意,可以偷梁换柱地把“霍乱”这个概念用其他代替。毕竟,全书的主题还是爱情。

看过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个人的评断这是一本爱情的百科全书,看完《霍乱》之后,也印证了此书扉页上的简介,同样是本爱情的百科全书。只是,前者更像是一本随笔散文,后者则是由于作者叙事需要而架构的小说;前者在生活中普遍可见,后者则是现实生活中爱情关系地高度提炼的极端。

不知道别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和我类似的感觉,前半部分是酣畅淋漓,后半部分是压抑至深。尽管我自己一直吹嘘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但是在年少时期轰轰烈烈的爱情面前,我还是希望那种乌尔比诺和费尔米纳那种相敬如宾,雍容华贵的爱情。我讨厌看到阿里萨那种近乎于癫狂的爱,尽管这种爱在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可阻挡的。在全书的结尾流露出费尔米纳有“晚节不保”的迹象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吃惊。因为有“晚节不保”这种思想,本来就说明了我赞成的是那种带着许多枷锁的,细水长流并且不节外生枝的爱情。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只是社会上道德卫教士的一员而已。可想而知,我口中所期盼的轰轰烈烈到来的时候,我会多么地不堪一击而成了缩头乌龟。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马丁西科塞斯的[纯真年代]。马丁一反常态地导演了一部讲述爱情的电影。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米歇尔基弗最后还是屈服于世俗,最终的相遇也只是年老之后,在窗台上下,似有似无地眼光的交错。在我看来,这才是我希望的隐忍的爱情。不能说得不到的是最美的,但是得到之后又能怎么样?我相信日常中的繁琐迟早会将爱情冲击地支离破碎。所以,我也相信,费尔米纳和阿里萨最后所谓的团聚也是因为50年的分离,至少在费尔米纳而言,黄昏之旅不是爱情,而是因为寂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