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色,戒《色,戒》的前世今生——从张爱玲到李安(我的现当代文学作业,呵呵,请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33:31
  • 46

《色,戒》可能不是张爱玲最出名的作品,却无疑是她一生中投入最多心血的作品。前前后后多次修改,将一部几十万字长篇故事的内容全部压缩到一万字的短篇里,使《色,戒》与张爱玲一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神秘的诱惑。

《色,戒》自问世以来倍受争议,为此张爱玲还破例写了一篇《羊毛出在羊身上》来回应,可见其对此作之珍爱。张的作品历来难拍,照以前的经验翻拍者多是吃力不讨好。而这次李安迎难而上,挑战《色,戒》,还着实让人替他捏了一把汗。但看完电影《色,戒》,我对李安心服口服。电影《色,戒》不仅忠于原著,更让《色,戒》产生了可喜的本质上的改变。

一 情节填充

从长篇到短篇,使小说《色,戒》中产生了大量的留白,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了电影巨大的发挥空间。电影中,李安填充了大量合理,精彩的情节。我认为,这些正说出了张爱玲想说却没说的话。比照小说与电影,会发现以下这些变化:

1 牌桌上

小说中共出现三次牌桌上的场景。第一次是在小说的开头,上海的易公馆里,四位雍容华贵的太太在麻将桌上打得正欢。第二次是文中王佳芝的回忆,在香港,易家的牌桌上,王趁机给易先生留电话号码。第三次在文章的结尾,王佳芝已被处决,四位汉奸的太太在上海易公馆的牌桌上打牌,聒噪中,故事落下了帷幕。

电影中共出现六次牌桌上的场景。第一次是在文章开头,上海的易公馆中,完全与小说一致。第二次是在香港的易家,牌桌上易太太暗示易先生要升官当部长,也就是作了名副其实的大汉奸。这是填充的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第三次是在香港的最后一次,下雨天,易家牌桌上,王佳芝趁机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这点与小说相符。只是电影中,易太太显然有所察觉,阻止王留下号码。而易先生则趁低头吃绿豆糕之机,记下了号码,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兜兜转转。第四次是在上海,三年后,麦太太与易太太重聚,在易公馆打牌,易先生回到家,在牌桌上,再次见到了麦太太。第五次仍是在易公馆,太太们在牌桌上兴致正浓,王佳芝却在等易先生的回来。这是填充的情节,却堪称妙笔。一天到晚打牌的太太和等到深夜盼他回来的王佳芝,在易先生心中,这是如此鲜明的对比。他是汉奸,没有美好的未来可以期待;他是情报头子,工作繁重压抑,令人窒息;他压力巨大,回到家却只能听见牌桌上的聒噪。而王佳芝的出现,王佳芝为他做的一切,怎能不令他感动,这样的女人,怎能不令他爱呢?最后一次是在电影的结尾,与小说相一致,也照应了开头。王佳芝已赴刑场。易先生回到家,面对的又是牌桌上的聒噪。牌桌上再没有麦太太,不过有没有都一样,牌桌上依旧热闹。易先生坐在王佳芝睡过的床上,轻抚被单,双眼含泪。对太太说:“你先下去,继续玩牌”。是啊,牌桌上热闹继续,易先生也注定继续孤独。

张爱玲一万字的小说,牌戏就占了三分之一,看似闲笔,实则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几个官太太打着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其实各自心怀鬼胎,勾心斗角。电影中,也加入了大量与牌桌有关的情节,既忠实于原著,又巧妙地进行再创作,细腻动人,较之原文的突兀,使整件事有了较强的合理性。

2 详拍爱国历史剧(香港)

小说中只寥寥几笔,就交待了刺杀策划的来龙去脉和王佳芝的刺杀动机,不免有些突兀。对此张爱玲的解释是“域文说我‘对她爱国动机全无一字交代’,那是因为我从来不低估读者的理解力,不作正义感的正面表白──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干起特工来了,等于是羊毛玩票。羊毛玩票入了迷,捧角拜师,自组票社彩排,也会倾家荡产。业余的特工一不小心,连命都送掉。所以《色,戒》里职业性的地下工作者只有一个,而且只出现了一次,神龙见首不见尾,远非这批业余的特工所能比”(《羊毛出在羊身上》)。李安懂得张爱玲的本意,在电影中填补了大量的情节,详拍了学生们在香港排演爱国历史剧的过程。王佳芝与邝裕民在台上泪流满面,台下群情激愤,齐声高喊“中国不能亡”。这时这群学生刺杀汉奸的动机就易理解多了。最令我难忘的情节就是庆功宴过后,几个学生手拉手,在雨中高唱革命歌曲。这时,他们都朝气蓬勃,天真热情。这时的王佳芝,是快乐的化身。想到他们最后悲惨的命运,着实令人心痛。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他们幼稚的爱国思想给予无情的讽刺。而李安的《色,戒》,虽也是鲜明的讽刺,却含着惋惜与同情。这样一种悲悯情怀,在张爱玲的《色,戒》中,我不曾感受到的。

在这个部分,李安的填充情节,使王佳芝的刺杀动机完全成立。一方面,是爱国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对邝裕民的好感,还有,是对身世的无奈(父亲撇下她带弟弟去英国)。

3 第一次约会

小说中的第二次牌戏,王佳芝趁机给易先生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之后随着易家突然离开香港,便没了下文。而在电影中,易先生约出王佳芝,两人在裁缝店试衣,在咖啡馆聊天,完成了两人的第一次约会。这两个场景中,空气里满是调情的意味。咖啡馆里,易先生对王佳芝坦露心迹,说“像这样轻松说话对我来说很难得”。对话中,王佳芝成熟优雅,机警从容,美,更美的不俗,与小说中单一的美人形象有很大不同。这两场戏,暧昧之极,也精彩至极,不仅使两人在香港就种下了爱的种子,使三年后在上海发生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4 《天涯歌女》

电影中,王佳芝在日本餐馆里为易先生唱了一首《天涯歌女》。这是小说中所没有的情节。易先生刚会完客,一脸疲惫,在喝闷酒。屋外歌女们鬼哭似的唱着歌。王佳芝来了,自告奋勇唱起了《天涯歌女》。“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患难之交恩爱深”……生生把易先生给唱哭了。这场戏中,日本人的恐惧,易先生的孤独,王佳芝的睿智和二人间的深情已表露无疑。小说中的王佳芝天真虚荣,远没有这样的胆识。电影中的王佳芝,色艺俱全,勇敢睿智,可敬可爱。

5 三场床戏

小说中,提到的只有这么一句“事实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据张爱玲自己解释“‘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是说‘因为没白牺牲了童贞’”。所以《色,戒》本不“色”。而电影中加入的三段大尺度的床戏,是电影的争议所在,却也是这部电影得以跻身难得一见的一流电影的关键所在。生活经验所限,我并无很深体会,所以就不加赘述了。

6 买钻戒

买钻戒是最重要的情节。张爱玲安排的是王佳芝借口去修耳环上掉了的小钻,故意挑了那家首饰店,然后易先生随意地想起来说不如买个钻戒,因为送女人东西是惯了的,但送早了,倒像看不起她。李安安排的是易先生特地安排好让王佳芝去挑钻石和款式,而此前王佳芝却还怀疑不知是何安排。两者的区别就显示出了易先生的态度全然不同。李安处理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间的故事和张爱玲惟一的不同就在于,他将张爱玲没有宣之于口的惊心动魄在银幕上表现出来了。虽然无论是前途大势,还是男女情爱,对易先生来说都是悲歌一曲,对于王佳芝来说更是没有未来可言。但是易先生眼角的一滴热泪,之于王佳芝是超过千军万马、千言万语的。有了这滴热泪,《天涯歌女》的苍凉,就多了一分温暖。(参考豆瓣论坛)

更多填充情节如学生们杀老曹,王佳芝看电影泪流满面等使故事更加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 人物塑造

电影中,李安加入了丰富的情节使人物形象较之小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我看来,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是天真虚荣的梦露式的美人。当初答应参加刺杀计划,有爱国的因素,更多的恐怕是“当家花旦”的“义不容辞”。她热爱演戏,喜欢被追捧。第一次牌戏,听着太太们讨论戒指,佳芝想:“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眼都看不得她。”在珠宝店与易先生看戒指时,“她心想,看不出这爿店,总算替她争回了面子,不然把他带到这么个破地方来——敲竹杠又不在行,小广东到上海,成了‘大乡里’。”无不证明她虚荣的本质。以至于最后被杀,似也不值得同情了。而李安,或说汤唯塑造的王佳芝,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王佳芝会说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英文和日文,会唱苏州评欧弹,会演戏,能在牌桌上留意易家的信息,记下易家的地图,是个色艺双全的知识女性。她勇敢无畏,机智过人,至于最后临时变计,放走易先生,更是敢于面对真爱的表现。我喜欢聪明的女子,像《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哈里。波特》里的赫敏一样,王佳芝是睿智勇敢的。李安赋予了王佳芝一个美好的形象,却更加深了她命运的悲剧性。

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是矮小的,“鼠像”的中年男子,但也是苍白清秀,仪表堂堂的,是情场老手。“而且虽然‘鼠相’,面貌仪表还不错”(引自张爱玲《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点梁朝伟是绝对符合的。文中对易先生的形象塑造着墨不多,是个符号化的人物,相比之下,电影中的易先生更加有血有肉。他是暴戾的,多疑的,是民族的罪人,却也是一个敢于付出真爱的男人,真令人又恨又爱。

小说中的邝裕民很不起眼,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关系好点的同学,而在电影中,一方面邝裕民成了王佳芝的初恋情人。他有了悲惨的身世,哥哥抗日牺牲,面对家仇国恨,他想从军,家里又不许,一腔热血都发泄在排演爱国历史话剧上,至于后来,他策划了幼稚的刺杀行动,也都变得可以理解了。其实,王佳芝也正是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才会义不容辞的帮忙。另一方面,邝裕民是幼稚的,不懂得珍惜爱人。是他,让王佳芝卷入这场危险的游戏。当他吻王佳芝,说“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时”,真是莫大的讽刺。

对比小说,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复杂,更富争议。也正因为如此,李安的《色,戒》更加意味深长,较小说发生了可喜的质的改变,在我看来,是主题的升华。

三 主题升华

张爱玲的小说中,我并不十分喜欢《色,戒》,因为它实在是太过冷酷了。这是摘自《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段话:

易先生恩将仇报杀了王佳芝,还自矜为男子汉大丈夫。起先她要他同去首饰店,分明是要敲他一记。“他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此后她捉放曹放走了他,他认为“她还是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这是枪毙了她以后,终于可以让他尽量“自我陶醉”了,与前如出一辙,连字句都大致相同。

他并且说服了自己:“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域外人先生说:“读到这一段,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正是这一段所企图达到的效果,多谢指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读到这一段,莫说域外人先生,连我也觉得毛骨悚然。王佳芝会错了意,易先生只不过是送礼之后的略感悲哀和自我陶醉,在她眼里,竟成了“温柔怜惜”,以为他是真爱她的,便头脑发热,放走了他,害死了自己,也害死了自己的一帮朋友。易先生呢?他恩将仇报杀死了王佳芝,还“洋洋得意,面露三分春色”,轻易说服了自己“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我只恐他也会错了意。王佳芝并非真爱他,张爱玲解释,王佳芝失去童贞后又刺杀未成,有些心理变态,再加上那“温柔怜惜的神情”,导致她一时糊涂,铸成大错。两人都会错了意,这真是莫大的嘲讽。《色,戒》反映了张爱玲一贯的冷酷和决绝,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苍凉了。

李安的《色,戒》,温情的多,也大气的多。王佳芝是睿智可爱的,易先生令人又恨又爱,学生们幼稚的爱国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王佳芝和易先生是真心相爱的。三段床戏道出了肉体与精神不可分割的关系,使两人之间的情感步步深入,最终转化为刻骨铭心的爱恋,这不肮脏,相反,真实的令人感动。当易先生送王佳芝钻戒时,王佳芝已有些把持不住,措说“我不想带着这么贵重的东西在大街上走”。易先生说:“你不是一个人,我和你在一起。”四目相对,饱含深情。一向冷静的王佳芝放走易先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真爱来临时,每一个女人都会失去理性。王佳芝,她敢于用生命去成就真爱,令人敬佩。换做是我,同样死而无憾。当晚,易先生回到家中,坐在王佳芝的床上,声音哽咽,双眼含泪。他是真爱王佳芝的,只是残酷的现实逼他作出违心的选择。

又一个黑格尔悲剧分析理论的典型例证。悲剧不是正义与邪恶,好人与坏人那样清楚明白的矛盾对立,那只能说是悲惨而不是悲剧。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在那样一个令人窒息,发疯的年代,两人的爱情注定只能是悲剧。换言之,王佳芝与易先生,和那一帮爱国的学生,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但李安的《色,戒》又不仅仅是悲剧这么简单。诸多情节,复杂的人物形象引发了对我们对人性的诸多思考。色是基本人性,戒是政治伦理;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有一种辩证的意味;色是肉体,戒是那枚六克拉的钻戒,象征真情……太多的理解,太多的谜团,李安的《色,戒》,也留下大量的留白,令人深思。

有人说,希腊神话中有一种积极的悲剧精神,人们明知命运不可逆转,却仍勇敢的追求自我,享受人生。在我看来,李安的《色,戒》也是如此。注定的悲剧命运中,人依然可以发挥自身强大的力量,使人生光彩夺目。这之中,暗含了一种悲悯情怀,如史诗般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张爱玲的冷眼看人世,李安的温情看世间,都是极高的境界,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我更喜欢李安的《色,戒》,因为十八岁的我,还不喜苍凉,并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这样的电影,令人深刻,令人心寒之余倍感温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