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教育的国际视野《什么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32:20
  • 79

总感觉国内的教育不得劲,可问题仅仅出现在应试科举吗?想当年我学习无比轻松,并没有徒劳在应试上耗费太多精力,可我现在仍然觉得所受教育很不对劲。此书中,教育学博士上官子木对中外教育理念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引出我们对教育理念的一些思考,看看国内教育不对头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尽管,无奈没有解决方案。

1. 都说国内教育基础扎实,果真?为何我如今一把年纪却感觉一切都在从头学起?我的时间不够用,因为要补的课太多:我需要把不成体系的知识碎片连接起来,建立审视世界的历史感,深入了解我们文化的精髓,学习如何成长自己的心灵。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我的教育未必失败;然而从我自己的内心来审视,它绝对是很失败的。我现在不得不从头学起,获得重生。

2. 于是回到核心问题上来:什么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生活的起点。”只有那些有利于个体进一步发展并使潜能最大发挥的能力才是基础好的象征。” 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是:兴趣、思维方式、视野、人文素养等让个体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何建树?奥数冠军又如何?缺乏人文素养的社会浮躁而丑陋,值得为数理能力牺牲人文素养吗?

3. 教育面向社会?那么多学生厌学、有心理问题、不适应社会,都是学生自己的错吗?再次比较基础教育: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人生;而中国的教育注重于使学生了解应试、了解书本、了解社会等级、了解生存竞争。我们的教育好像一个脱离社会的封闭体系,制造着不符合家长要求和不适应企业要求,不对任何人负责的统一规格产品,而毫不在意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生存能力。

4. 产业升级及产业创新?笑话!我们的基础教育里鼓励过创造力、鼓励过发散思维吗?长期的求同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徒费精力于"标准答案“上。我们的课看似很深进度也快,那是因为省却了探索的过程。直接把知识点灌给你,你还需要发散、需要求证、需要创造吗?但是这样果真是捷径吗?不断积累的知识点把我们的头脑武装成记忆力超强的电脑,难道要赛过wiki+google吗?面对未来信息爆炸的社会,这些死记硬背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5. 学生的精力放在哪里才最有效率?当我们的学校集中精力在打造书本知识和记忆能力时,当我们用无数考试和重复扼杀创造力、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国外重点培养的却是各方面的能力:自我开发、语言表达、动手、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研究探索、信息处理、创造、社会生存、终身学习。因为国内学校教育的低效,为获得校内所不能提供的给养,觉醒的家长们或者不得不选择让孩子在校外时间疲于奔命于各种兴趣班,或者勇敢地干脆把孩子接回家”在家上学“。国内孩子如此辛苦,小小年纪觉都常常睡不够,可做的都是有用功、高效功吗?每每想到这里,都如鲠在喉啊!

这本书读完已经有一阵儿了,一直感觉这篇读书笔记很难写。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不知怎样把话说下去,一提笔就因看不到希望改变现状而内心痛楚。我也隐隐在作者看似客观平静的字里行间感到他深深的痛楚。

你知,我知,不多说。到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