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非全面述评学衡派之作,而主要围绕学衡派与东南大学之关系始末展开。
其中首尾两章侧重于校史,趣味不大。
第二章主要讲学衡派的形成,从人际关系方面下手做了一些索隐钩沉,比如指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点名批评了胡先骕的诗,作为旧文学失去活力的反例,导致胡先骕激烈反对胡适的新文学运动,等等,颇有意思。
学衡派在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中处于劣势,一方面乃时代大势,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立论缺乏理论力量和深度,仅依白璧德之人文主义为助,思想资源较贫乏;而吴宓本人学无所专,又有理智与性情不能平衡之性格缺陷,也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作者指出,吴宓之友学术专深、思想深刻的汤用彤和陈寅恪对《学衡》参与有限;而学衡派未能联合东南大学中科学研究社的学术资源和吴梅门下的旧文学创作实绩,也造成了他们在批评说服力上的大打折扣(第三章)。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四章,讲学衡派的诗学理论和实践,集中评论吴宓与胡先骕二人。盖吴宓崇黄遵宪之“诗界革命”,而才气微弱,仅靠情感真挚取胜,佳作实在不多;胡先骕宗江西诗派,敬佩沈曾植、陈散原,尤其是后者,后转益多师,援唐入宋,创“行气与琢句并重”之宗旨,创作实绩颇高。此章论述相当清晰有说服力,所引诗作皆能支持其论点;而胡先骕部分对于理解宋诗特色相当有帮助,而胡公“行气与琢句并重”的确精湛,深餍我心。
总的来说,本书中着墨最多就是吴宓与胡先骕二人。作者对吴宓似贬多于褒,如学殖不深、性格缺陷、诗格不高等;其对吴宓在《学衡》之活动的述评略嫌支离,没有剖析其保守立场背后连贯而笃守之思想与情感,解释力不强;至于说吴宓弃北京高师英文系主任而赴东南大学教授的动机,纯是因为想做《学衡》主编的位子,目的是开启其新闻事业云云,则有点厚诬古人了。
胡先骕身为植物学家,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开辟有相当的功绩,而毕生以未追随沈曾植而深造国学为憾,后随散原老人学诗,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其诗学理论与实践皆相当出色。作者明显对胡公相当心仪,其贬褒之轻重,恰与其对吴宓的微词相映而成趣矣。
又,作者为现代文学博士,然而似乎在旧诗上颇曾用力,这是分明可见的。——心路历程啊....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31:0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