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名人座右铭《人生秘决》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9:57
  • 85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收集像人生格言、名人教诲一类的书籍,总是希望在里面找出点人生秘决窍门之类的东西,借此可以少走弯路早日成功。结果秘决没找到,书剩下一堆,这本就是当时的成果之一。但随着人生阅历逐渐丰富,对这些文字也就变得有些不以为然。原因有二,其一是这些文字内容都差不多,大都是叫人谦虚自省谨慎向上之类的话;其二是我渐渐明白了这些座右铭也绝对不是人生秘决,用它作为参考尚可,全信了它未免有点傻气。

其实凡是文字,都是作者的理想,座右铭更是如此。我们见到的什么家训格言,其实作者也都未见得能做到。道理很好理解,例如像我们写学习计划,总是写每日会写多少字读多少书背多少单词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正是因为做不到才会写,这是作为标准每日自我监督用的。从没见有人写每日要吃三次饭晚上要睡觉的,因为每天都会做到也就不用写了。所以你见到室内写“心平气和”的,主人往往脾气不好;见到写“光明正大”的,鸡鸣狗盗之事未必就不做。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告诉我们读书时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全信,“读书得间”也是这个意思。常见到有人凭着史书与人争论,说你看书上说的怎样怎样,殊不知你那古书不知被人改了多少次,古人若在天有灵听到你的话一定会笑了。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争吵总会说“电视上都说了所以某某事肯定是真的”一样,当然我也不只是说CCTV。

我并没有说书上说的都是谎话,那样可真是大不敬了,只是觉得凡事多思考总没坏处。就像这本,当中包括了很多名人的铭文、箴文、歌文、训文,很多作者都是大家,内容自然是人生经验之谈。文字肯定是认真斟酌过,否则如果没必要也就不会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了。其中自然是警句居多,多是告诫我们做人要忠义守信严已宽人顺乎自然等等,总之是导人向善莫做坏人。看过这些文字,我自己的感觉是人生道路又多了几分曲折,成功之路更远,自己的人格也矮小了几分。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他们自己也未必做得到,于是心情又稍微平衡了一点。

座右铭就像日记一样,也分几种,有给自己看的也有给别人看的。当然给自己看的居多,作为对自己行为的激励,但也有给别人看的。依我猜想皇帝的座右铭应该算是给别人看的,至少是给后人看的。像乾隆皇帝有座右铭两篇、另有七情箴喜怒误惧爱恶欲七篇、五事箴貌言事听思五篇,这么多准则哪能遵守得过来?至于执行情况如何那就只能后人评说了,反正谁也不敢拿着这些上去批评他。不过话说回来,有标准的总好过没有标准,有座右铭的人做事多少有个约束,不会差得太离谱。

此外,从座右铭也多少能看出作者的为人。忠义之人自然多忠义之辞,但奸诈之人往往也是同样说法。从没见有人在座右铭中写“贪污好越多越好,拍马好越响越好,处事宜奸诈,做人应诡邪”这样的话的,你看现在的贪官家里收的赃款屋子都装不下了,在外面也还是大讲清正廉洁。所以我怀疑越讲廉洁的就越不廉洁,越讲正气的就没正气,BU-ZHETENG可能正是源于有人太能QIONG-ZHETENG。看来看去,我看到宋朝范益谦在座右铭中说“不言朝庭利害边报差除”“不言州县官员长短得失”这样普通甚至有些消极的话,我倒怀疑他是个大大的好人,只可惜在网上找了半天他的资料也没找到。

一个人二十岁所立的座右铭和四十岁所立的肯定差别很大,因为年轻人多激进而老年人多保守。因此一个人若只凭别人几句话就作为自己人生准则是有风险的。况且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写出的座右铭也不一样,所以有些东西看起来虽好,却未必适合每个人。还是那句话,作为人生参考未尝不可,但太过迷信也没必要。

这本其实也算是很有来历的。清人孔阳辑录,日本文进堂书店于1880年刻版发行,原名,消失一百多年才于02年重新出版,普通书店里好像也并不多见。

顺便说句闲话。我小时候把“座右铭”和“墓志铭”搞混了,在听到有人说将某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心里就想:呸,多不吉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