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嗜书瘾君子E时代的《嗜书瘾君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9:47
  • 79

我其实向来就喜欢看看那些书痴们的深情之作,那里能够体会到的是一种类似已经绝迹的史前文物般的古趣和那么点现今很难看到的痴情。

兰姆姐弟如是,乔治·吉辛也是如此。没有什么比起那些在饥肠辘辘的贫困线上挣扎时,仍然为心里梦魂缭绕的几本书而痛苦取舍时,更加感人的时刻了;也没有更有力的例子能够说明,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地方。

Tom Raabe的这本嗜书瘾君子,给我的印象却有点迥异。或者说,汤姆所谓的瘾君子们,更多时候体现的真是有些古怪的病态,和我记忆里那些值得推崇的,大大的不同。

瘾君子在他笔下的表现,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于书籍几乎无法停止的占有欲望——让我有些瞠目结舌的就是开篇那个荒诞小故事里,把同样版本的狄更斯全集买上三套的仁兄——而这,颇有些超过了;而那些藏书不为读,仅仅为了版本、品相的饕餮们,被工匠一句老实话说出了本质:“我的老天爷,您买这书回去,还真是拿来读的啊?!”。这不算是真正的爱书人,或者说,‘瘾’字是十足了,但是所谓’君子‘之风则荡然无存矣。看着看着,我这个’正常人类‘的距离感真是油然而生,夸张的笔法,让人时时捧腹,但是,却实在缺少撞击心灵那悠悠的一声。

书本的包装和版式相当的不错,全文的组织活生生就是一篇论古谈今的论文。而文末洋洋洒洒的参考文献更是一丝不苟,十足十的满足当年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无论如何汤姆·拉伯的态度是值得为文者学习的。看看历史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看看那些或可敬、或可笑的前辈们,会让人会心一笑,所谓书虫,的确有其可爱之处。

同时作者行文风格也很讨巧——很少有超过一段没有一个包袱的,他夹讽夹捧的插科打诨,有时候会让人冷不丁的就被点中了笑穴:比如,开头那用来试图挽留因为狄更斯全集而愤怒离去的女友的话:“可是,若是换成特罗洛普……或者是安妮·勃朗特,我的确更爱你啊!”,令我当场缴械;还有作者杜撰的从公元前10000年开始直到1989年的出版史,大肆的把当下出版界那些恶俗的习惯调侃了一番,不是深愔其中之道者不能为也。

所以,一本轻松的带着点文化气息的休闲书,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价值所在;

第二个,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作者对于电子阅读的趋势和现状的了解,虽然有所局限,而且难免的,带有自然的抵触,不过,各种分析和展望,却是相当的中肯。写在后记当中的,对比E时代以及传统的书籍和读书者的种种分析,在我看来,是这本书最出色的章节之一。不反对,不提倡,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个变革对于书籍出版和发展的革命性意义,而且显然本人对于电子产品和时代潮流的了解也有一定的程度(文中居然还提到了曙光公主Zelda....),这样的论调,在以往老派好书者的文章中,其实并不多见。

唯一的区别是,对于其发展的想象还不够,2001的时候,在作者的概念里,一部电子阅读器,能够装载上十几二十来本的大部头小说——我们现在当然知道,这个估计实在太保守了,单以数量而论就已经远远不是这个级别了,更何况,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装载量早已不是瓶颈。

而以亚马逊的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也正处于刚刚萌芽,即将迅猛发展的时期,未来更加不可限量。我们所在的时期,正处于当年纸张的使用所带来的书籍革命时期一样,也许预示着不可预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E时代的阅读究竟会发展到哪一步,现在的确不敢妄言,可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对于已经具有如此漫长光荣历史的’嗜书瘾君子‘们,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将会面临着同样巨大的变化——至少有一点,文化传承的成本和代价进一步的降低了,而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瘾君子‘,门槛也大大的降低了。

所以,汤姆·拉伯文中提到,也许瘾君子们可以从那些危险的,随时会坍塌的齐梁高的书堆中解放出来,变成拥有齐膝高的光盘的拥有者这样的景象,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因为,甚至光盘这种介质,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被淘汰了呢。

快速链接:http://shinemoon.yo2.cn/go/32249.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