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爱尔兰最著名的女作家梅芙•宾奇生于1940年,曾先后在几所女子学校担任教职。在任教期间,她利用假期四处游历,包括去以色列的集体农场体验生活和去美国充当夏令营教师。据说她外出旅游时通常都会写信回家,其中有一封家书写得特别好,她的父母将其投给了《爱尔兰时报》,并且得到了刊发。因为这封公开发表的家书,梅芙•宾奇的写作才华得到了认可,随后她辞去教职,成为《爱尔兰时报》的专栏作家。她幽默风趣、自我嘲弄的笔触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这些每两个星期发表一篇的文章后来结集出版,不过如今已经绝版多年。真正让梅芙•宾奇成为爱尔兰家喻户晓的作家的,是她于1982年出版的小说《点燃希望的烛火》(Light a Penny Candle)。
《点燃希望的烛火》描述的是二战期间的女孩在随后二十年间的故事。二战期间,伦敦遭到空袭,伊丽莎白被送往爱尔兰避难,并和艾斯琳成为了终生不渝的好朋友。小说通过叙述伊丽莎白和艾斯琳两个人各自的命运,巧妙地展示了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的差异。这本书虽然是梅芙•宾奇的第一部小说,却初步展示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准确的地点、美好的故事和令人感动的角色。我们能够在这本书中遇到她后来所有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能干的家庭主妇、慈爱而粗心的父亲、善良的医生、修女、神父、被宠坏的孩子等等。
自1982年以后,梅芙•宾奇陆续出版了《丁香公车》(The Lilac Bus)、《镜湖》(The Glass Lake)等作品,其间要算一九九八年出版的《塔拉路》(Tara Road)最为成功。1999年,美国前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梅芙•宾奇是她最喜欢的作家,令后者在美国声名大振,《塔拉路》也被著名的“奥普拉读书会”选为推荐书目。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提供的数据,该书当年在美国售出了95万册,是当年美国销量第十名的虚构类图书;而在加拿大和英国,这本书的销量也分别达到了惊人的110万本和66万本。就在那一年,梅芙•宾奇获得了英国图书奖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随后几年,《塔拉路》每年都卖出了上百万册,并被翻译成将近二十种语言,作者自此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家。
读者诸君即将看到的这本《山楂林的故事》是她于2006年8月初版的作品,曾高居英格兰《卫报》、爱尔兰《独立报》、加拿大《蒙特利尔报》和美国《纽约时报》等报纸的畅销图书排行榜首位。
《山楂林的故事》突出描写了西方天主教国家如今面临的困境:在这个越来越世俗化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怀疑主义时代”,人们不再坚定不移地信仰宗教,但生活依旧充满了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他们该何去何从?小说的核心是位于小城罗斯摩尔郊外山楂林中的圣安娜井;当地许多居民从来不去教堂做礼拜,却认为水井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教堂的助理神父布莱恩•弗林清楚地知道耶稣的外婆圣安娜从来不曾踏足爱尔兰,却对这种近乎迷信的狂热崇拜一筹莫展。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正统的天主教和现代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因为围绕圣安娜井展开的,是各种温暖人心的凡人故事。梅芙•宾奇的了不起之处,正在于她从小生活在天主教的爱尔兰,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天主教教育,却能理智地看待宗教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清楚地认识到,维护宗教的权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过着幸福的日子。
请读者诸君不要误以为《山楂林的故事》是关于宗教的乏味小说。这本书和作者先前的《丁香公车》和《山毛榉》(The Copper Beech)相同,是由十几个感人的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作者采用了爱尔兰流浪说书人的技巧,用幽默风趣的文字,将几十个普通爱尔兰人的生活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当代爱尔兰社会生活风情的画卷。我在手不释卷地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或心酸难忍,或忍俊不禁,或啼笑皆非,或怅然若失,但始终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我相信诸君也会有相同的阅读体验。
值得专门提及的是这本小说的语言风格。梅芙•宾奇的文风素来以朴实著称,《山楂林的故事》更是如此。虽然中国也有脱胎于说书底本的小说,但经过时代变迁和编撰者的修缮,我们现在看到的三言两拍乃至《儒林外史》等章回小说已经不再完全具有平白如话的风格,现当代也很少有完全脱离书面语的汉语小说,而《山楂林的故事》中使用的语言则纯粹是书面化了的当代爱尔兰口语,展现了汉语小说中较为罕见的叙事技巧。实际上,本书的第十章就曾经在英国广播电台播出。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尽量保持了这种特点,让译文也具备琅琅上口的属性,希望有心的读者能够体会得到。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29:4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