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眼睛《纳博科夫的眼睛》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5:43
  • 49

日期:2008-05-29 作者:黎戈 来源:文学报

纳博科夫的《眼睛》,查了下年表,是在散文体写实的《玛丽》之后,《塞莱特的真实生活》之前。心里掂量了下,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次序。

玩的技术是什么呢?就是让手退场。这是纳博科夫最重要的创作理念:只剩下“在场的眼睛”。一开始,小说是以“我”的视角为支点的,“我”是一个十月革命后,流亡柏林的旧俄难民,爱上了一个富商的留守太太,被察觉后遭富商暴打,萌生死念。自杀未遂之后,“我”看破红尘,只剩下一双阅世的“眼睛”。特别要注意第21页的那句话“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新生的开端,至于自己嘛,我只是个旁观者”,再然后,情节转场,出现了万尼亚一家人,还有她们的家庭聚会。

从此,情节都由一个叫“斯穆罗夫”的人承重了。随后“我”又时时出场,并费尽心思想知道万尼亚等人对斯穆罗夫的看法,这就是“眼睛”的寓义——可怜的斯穆罗夫的存在,只取决于他在别人的头脑里的反映。一大半的情节便是为此而设的,“我”所做的事便是窥探别人头脑里的斯穆罗夫。在最后斯穆罗夫被万尼亚拒绝后,意欲对万尼亚不轨但未遂,得到了最后一位也是万尼亚的恋人——穆欣的看法:“我从来没有想到你是这么一个大混蛋。”此时,所有的谜团都浮出了水面,“我”即是斯穆罗夫。

谜底出水以后,再回头看一遍小说,觉得搞笑得要死。比如斯穆罗夫这个人,在不同的“眼睛”里有几个版本,全知视角说他“偶尔说句笑话,就在沉闷的聚会中推开暗门,吹进清新的小风。优雅的辅音余韵,意味他高贵的出身”……哈哈,当知道第一人称“我”就是斯穆罗夫本人之后,才明了这不过是他的自恋自赏而已。

寡言不合群的人,可供外围读解的参数比较少,总是容易被误读。在阅历不深,间接经验也只限于通俗小说的万尼亚眼中,文青气质,忧郁少言的斯穆罗夫“很善良,太善良了,非常爱每一个人,所以总是荒唐又迷人”。而饱经世事,老于世故的穆欣,则一眼看破了斯穆罗夫为自己编排的华丽军旅传奇,知道他的酷,不外是羞涩胆怯加经历苍白。精于算计的商人赫鲁晓夫(很明显,叫赫鲁晓夫,是为了揶揄红色政权)只看见斯穆罗夫领带上的洞,认定他穷困窘迫,是个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