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焦虑是自由的开端,是解放的信号,反抗则是人性的开端。自由不是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一种道路,它就是自己的事业。
读杜小真的【萨特引论】,希望对萨特做一个入门的理解,之后再去读他那本比转头还要厚的【存在与虚无】,还有【辩证理性的批判】。
关于焦虑
正是在焦虑中,人取得了自由的意识,或可以说,焦虑是作为存在意识的自由之存在方式。人在进行行动的选择时,就会在诸种选择的可能面前(即自由面前)产生焦虑的情绪。萨特举了战场上战士的例子,战士上战场先是害怕,后来就变得焦虑,他焦虑是因为他害怕他不能抵御恐惧。这就是说,焦虑是害怕我害怕,是在自由面前的第一步。自由是在焦虑中被我们发现的,这个在意愿与行动之间迂回的无就是自由的第一个特征。
在我看来,焦虑有一部分便是对生活以及周边所有外于自己的东西产生怀疑,并做出判断与选择,选择走向未知。选择代表着自由,哪怕我得不到,我有选择怎么思考的自由。这就比如我选择了相信自由民主,哪怕我得不到,但我有选择如何看待世界的自由,所以我是自由的。
未知的未来也代表着我的自由,过去是我自己的但却不属于我,而过去却塑造了我。萨特说人不是死的太晚就是死的太早。一个懦夫正想改变自己却已经死了,那他就永远成为一个懦夫而没有改变的机会了。而未来却代表着可能性,人生活的动力永远是成为自己幻想中的“我”,那个自己渴望打造出的艺术品,可谁都不能让下一秒活的和想象中的一样。就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知道,人是自由的。但是自由是受社会环境限制的,比如一个富人和一个农民都想去美国,农民掏不起机票他去不了,但富人可能想的是竟然有人会因为没机票钱而去不了美国?
书中也在问,如果焦虑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没有过焦虑的情绪呢?在萨特看来,还有一种与焦虑相对的所谓“严肃精神”。具有“严肃”精神的人,他们是从世界的压力出发来理解行动的价值,而不是从自由赋予世界以意义这个出发点来理解把握行动。书中也提到他的小说【恶心】,在布维尔小城里的芸芸众生,他们心满意足,屈于自己的身份和周围的压力,他们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焦虑的。为了躲避焦虑、恶心等选择行动面前的体验和情绪,他们采取的是“自欺”的态度。
自欺在萨特看来就是一种辩解行为。意识迫使这种行为做出某个事物的样子,作出把自己的过去当作是一个严格整体的样子而使未来成为这个整体的不可避免的延伸。这是意识否定引向内部的结果。比如人质、监狱看守、或者城管,他们本身的社会地位是否定的,但他们从生到死也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这些人就是靠自欺生活。他们把否定引向自身,否定了自己原本的样子,而适应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比如咖啡馆侍者的身份。
一个咖啡馆侍者他生下来身上并没有带着“咖啡馆侍者”的标签,但是他在咖啡馆中的举手投足都能让我们看出来他是个侍者。一个咖啡馆中的墨水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因为它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侍者却是自愿选择扮演侍者角色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做侍者意味着什么,他的举手投足也都要符合这个身份的要求,所以他不是处于自由选择而进行活动,而是在维持这一角色,使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侍者,他本人的存在与侍者的身份并不是同一的,这就是自欺。
欺骗是骗别人,自欺则是骗自己。在自欺中我们认同了自己的身份和现状,认同了游戏规则,并且丧失了反抗与审思,这是自为地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就比如很多人知道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但是已经安于现状或者根本不想说这个事情,大抵是觉得无望或者累。曾经选择沉默如今我就想不厌其烦地说这个事情,这是我的反抗方式,也是我通过反抗达到自由的方法。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说出敏感的话题有可能是不遭人喜欢甚至是很危险的。
关于反抗
萨特认为个体实践是唯一真实的实践的辩证法,而反抗则是人性的开端。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异化与反抗、革命的循环往复。人为了摆脱稀有,先是把自己禁锢于渐趋具有物质必然性的社会秩序里,被这种秩序所固定。而人为了恢复人性而起来反抗这种秩序,组织革命进行斗争。但在斗争的发展过程中,革命又被制度化,于是重新把人投入到惰性状态之中,人就又要起来反抗实践——惰性状态……如此循环不已。而惰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可以理解为对现阶段生活的依赖和麻木。
稀有指的就是生产资料的不足,既而引起产品的不足,工作的不足……人的需求与稀有的存在使人与物发生关系,使得人生下来首先要争取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为了摆脱稀有而奋斗。任何社会都不能满足所有成员的需要,有限的是资源而人的欲望是无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就是稀有的产物。而我们永远也不能停止追逐。如果有一天稀有被消灭了,那历史也就终止了。
在这场追逐中我们被物中介化。比如说人们发明了机器,但从此工人的作息就围绕着工作转。人们为了生存而去工作。人类制选出来与物的关系,反过来这种规律又统治着人,使人成为它的奴隶,对它充满憎恨。
所以萨特的自由是出自一种否定的立场,这种否定的立场决定了萨特哲学中希求超越、摆脱自我、摆脱世界的精神。在萨特看来,真正值得向往的、值得肯定的美好的东西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中——即想象的世界中。人的自由选择行动实际上就是对过去和正在变成过去的现在的否定。人是孤立无援的,只有依靠自己的行动才能通向超越世界和自我超越的道路。归根结底,外界不可改变,人永远达不到理想的自在。
这也是萨特和加缪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加缪也具有强烈的否定精神,但他仍然肯定美好的大自然,追求宁静的自然美,更加接近希腊哲学的田园意境。而萨特认为一切都是丑恶和混沌的,这也是他恶心感的来源之一,他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实际上就是寄托于想象世界。
由于稀有引起的暴力
萨特认为稀有导致了暴力的产生。由于稀有,人就把属于自己的都看成是善的,而把异于自己的都看成是恶的,而要把这恶的看做是敌人消灭掉。由于稀有,我们不仅要从心理上把他变成我的对象加以占有,而且还要在实践中消灭他以及解除他对我的威胁。暴力就是这么产生的,而专政就是暴力发展到极端而产生的最高形式。
萨特关于存在,虚无,自由,恶心……还有很多很好的论述,包括他的左翼立场,都让他在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中很红。当然,不止这些了。他对现代的哲学、文学、戏剧以及法国电影新浪潮、意大利的现代主义电影都有很深的影响。
01.13.09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25:2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