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走出软件作坊《争鸣来了——老曹如是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3:50
  • 56

http://hi.baidu.com/caoz/blog/item/51ee8a13486770d7f7039e2e.html

走不出软件作坊

2009-01-12 12:51黄一孟 小朋友犯了一个小错误,把他自己订阅的书寄给了我,是两本书,一本是“基业长青”,一本是“走出软件作坊”,这也让我有机会嘲笑他的阅读品味的机会。

“基业长青”是一本牵强附会的书,试图在成功企业中获得某些共性,但是又解释说没有什么共性是可以供后者参照的,如果我们在金融危机后考察他们的成功企业,发现这些具有“成功代表意义”的伟大企业很多都在金融危机后光了屁股。所以,一笑而已,切莫当真。

今天要说的是“走出软件作坊”,这本书的作者是阿朱,博客地址是http://hi.csdn.net/david_lv/profile ,这个作者可以看出,是一个有心人,或者说,是一个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人,但是,必须说,受到职业和工作环境的限制,其视野局限在有限的领域里,这也就是caoz要对黄一孟小朋友说的话,对互联网的理解和把握,这个阿朱比你低不止一个档次,你去看他的书?有没有搞错?

有人会说,caoz太自傲,如此“贬低”阿朱?其实不是,因为caoz有特殊的工作背景和工作资历,在电信行业呆过,做过企业软件(也就是阿朱所提到的软件作坊),呼叫中心(阿朱提过的东西,呼叫中心与客户关系管理的整合,caoz也算是门清的),也做过网络安全(高级一点的软件作坊),并且在互联网领域也混了若干年,所以,阿朱说的情况和故事,caoz 100%可以理解,甚至可以说,在那个领域,caoz的见解和作为远不如阿朱,caoz做过oa产品,说的不客气点,就是功能堆砌,竞争对手有什么,我就有什么,但是可用性很差,看上去什么都有,出去推荐的时候自说自话,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认知都很差劲。如果caoz还在那个行业,阿朱做caoz的老师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必须说,那个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完全不可类比,甚至过分一点说,如果你呆在那些行业久了,进入互联网,还不如一个纯粹的新人进来,因为你在那些行业积淀的视野,经验和看待问题的方式,用在互联网上,不但是没作用,反而是副作用(caoz为此蹉跎了很多岁月)。阿朱还提到经常通过donews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唉,可怜的人,殊不知donews上你所了解到的,也是负的,还不如一个字不读去扔硬币来的准确。这就是行业代沟,不是阿朱的能力问题,而是他所处的环境问题,而以他当前的心态看(多次说自己是职业经理人,并多次使用“空降”字眼),想换个领域从头开始,不是一般的难。

caoz说了这么多废话,下面来点干货。

1. 阿朱说任何脱离正常利润率的行为都是不能持久的,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好吧,姑且认为google是新贵,还没有现原形,不知道阿朱怎么解释微软30年来的利润率情况?

边际利润和边际效益,在传统通用软件行业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很可惜,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更加明显,而以签单为生的行业,如电信集成,企业软件,则基本上无法感悟到。

此外,“IT不再重要”里提到的“众包”概念...... 嗯,不多说了,多说了某些老大又要批评caoz好为人师了。

2. 企业级软件(包括但不限于管理软件,财务软件,乃至企业级信息安全产品等,特别提示,企业级安全产品和瑞星不是一码事),的确是靠关系吃饭,靠背景吃饭,但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靠的是产品和服务吃饭,这一点caoz强调了无数次。在互联网上,没关系的,没背景的往往战胜了有关系的,有背景的。

3.阿朱说整合产业链,个性化服务作为最大的卖点,但是google adwords在北美是没有客服的,连销售都没有,这个怎么解释?

4.阿朱将公司分成几流这个无所谓,但是看他把苹果排在了第几流?苹果是做产品的?无语!我感觉阿朱压根没想明白苹果的收益模式是什么。

5.阿朱对电子商务的盈利点的整理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我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就有理由获得收益!

很抱歉,在互联网上,事实不是这样,淘宝有100个理由收费,但是拍拍是免费的,淘宝就不敢跨出这一步。看看易趣是怎么输给淘宝的。

6.因为持久呆在一个靠背景,靠关系吃饭的行业,阿朱在整理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时候,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事情,用户是怎么看的。所以,理想主义的成分非常大,认为我提供了所有的服务,理所当然就拥有了所有的用户,真的“理所当然”吗。马化腾拥有几亿QQ注册用户,但是旗下的拍拍和搜搜并没有理所当然的拥有这些用户,百度也是,百度hi和百度im,百度有啊也没有理所当然的拥有他的贴吧用户,为什么?

7.阿朱并不真的了解一个大公司,比如千人以上的公司,在管理,产品决策等方面的困境和问题。因为他的确没接触过。所以,阿朱的确很好的解释了如何在有效的资源前提下发展产品,发展业务的问题,但是却仍然仅仅适合“软件作坊”,而走不出去。

8.一个很关键的事实是

互联网上的成功产品,往往并不是靠代码量;而在传统企业软件,代码量几乎是无法省略的,为了证明这一点,caoz可以举几个例子,caoz恰恰做过一些不太成熟的产品(按照严格的软件工程概念,很不成熟),但是这个不太成熟的产品被几十万网站使用,每天处理请求以亿为单位,在三年长的时间里是互联网同行中覆盖率的第一名。那么这么一个产品开发了多久呢?两周!一个人!(当然后来又花了很多零碎的时间打补丁,但是总代码量不过两三千行而已,核心代码不过几百行)。 此外caoz有一个小朋友,叫做 吴洪声 ,他提供的产品为几十万站长服务,每天处理请求以亿为单位,也是一个人,很短的时间做好的。

caoz恰恰以前做过oa系统, 仅源代码就有2M,做了半年多,还是垃圾产品,而现在做的网络应用,源代码20k就足够成为一个热门应用了!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越来越强调“敏捷开发”而在传统软件领域往往不可推广的原因。

以互联网上最成熟的应用Discuz为例,嗯,目前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发展代码量也不少了,但是如果我们回溯一下,discuz最初成功的时候有多少行源代码?和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互联网更强调需求的变化,应变性和负载支撑能力,功能点仅仅提供一两个热点即可。最流行的互联网应用你去看,用传统软件的观点看,功能点少的可怜。

所以,互联网往往出现个人英雄,完全不懂软件管理,不懂软件工程,不懂流程控制的小孩子,写一个东西出来,也没有市场费用,也没有销售,也不做关系,因为人们喜欢用,很快的通过口碑扩散成为主流应用,并且通过其他模式的捆绑获得收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很抱歉,阿朱是看不到的。

综述:《走出软件作坊》的作者,并没有走出软件作坊,他在帮助其他朋友规划职业的时候,应该也继续考虑一下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

最后,回答黄一孟小朋友一个问题,黄一孟 一直想的是,如何把他的小公司,一个山寨网络公司,做大,做强,做成一个伟大的企业,也因此不断寻找各种书籍来充电,那么caoz也琢磨了两周,最近突然豁然开朗,推荐一本书给所有有这样的想法和困惑的人,那就是《***选集》。要想在中国成为一名伟大的管理者,强烈建议通读《***选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