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阿劳谈艺录《阿劳的一些音乐见解》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3:27
  • 33

昨天花一个晚上看了这本书,收获很多。尽管书中提到的曲例分析等细节还未及一一咀嚼消化,但阿劳对于音乐的许多见解让我很受启发。这些见解散落在各处,并以对话形式出现,以下只是我凭借记忆的概括,与原话或有出入。

艺术家要学会不虚荣,不能揣测我这么弹观众会不会喜欢,必须要敢于叫人不喜欢;

当众演奏焦虑一定是会有的,你无视它不代表它不存在,所以要学会和焦虑相处;要学会利用情绪上的焦虑,尤其是当音乐情绪也需要你的焦虑的时候,但任何时候不能让手“焦虑”;

不用同样的力度弹两个不同的音,哪怕是音阶;

要会挖掘、找到“内声部”,但不需要刻意用大音量突出;

当我不能理解某句句子时,我先把它唱出来,然后用琴声模仿歌声;

我要让我的演奏尽量做到客观。比如谱上标了mf,你弹成pp,显然就是错的...要尊重原谱,尽管演奏难度有可能大大增加了;

我不能理解只限于弹奏一两个作曲家的钢琴家,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演奏家,就像一个只会演自己的演员不是好演员一样。谁说德国人只能弹德国人的音乐?...音乐中的民族性是存在的,但那不重要;

我不觉得作曲家本人一定就是演奏这首作品的最好人选;

霍洛维兹很了不起,他的音乐中有电光火花...他的手臂僵成那样竟然还可以弹出这种效果!!!...我母亲看完他的演奏后对我说,你快回去练琴吧,他弹得比你好;

拉赫玛尼诺夫也很了不起,但他无论弹什么,什么就成了“拉赫玛尼诺夫”

阿劳是神童,自己学会读谱,很小就会听奏,能同时辨别和弦中的每一个音;5岁登台演出,11岁就能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通常钢琴家在演出结束后接受的是鲜花,但这个“小孩儿”总是在演奏结束后爬下琴凳,接受听众为他准备的糖果。不过,早慧对于钢琴家而言也许再正常不过了,大器晚成才是不可能事件。

可贵的是,年幼的阿劳不会刻意少年老成地挑战晦涩艰深,理解所不能及的作品,而是凭借过人的技巧与敏锐的音乐直觉,本真地演奏着同样纯洁的莫扎特。

阿劳有一个教音乐的母亲和弹钢琴的姐姐守护他的音乐才华,启蒙时又遇到了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老师:李斯特的学生克莱泽,克莱泽发现了阿劳的才华并倾力培养。然而仅仅3年后,克莱泽就去世了,阿劳再也没有跟过第二位老师。不过我一直觉得,不仅技巧外的东西只能靠天赋和自身的修炼养成,即便是技巧,也是因人而异,需要自己摸索、实践、总结。克莱泽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又猝然地离开,使得阿劳被迫“独立”,对于阿劳而言,既有不幸,又是大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