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素食有理《吃素以后》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8:21:31
  • 62

吃素以后,我变成了异类。

在一个充斥着主流审美情趣的社会里,“瘦”是一种美,又化名做“苗条”、“身材好”等等。所以,自从离开校门后,我都是被大部分的同辈用羡慕的眼光打量着。那时,我是一个“食肉兽”。

长在广州,即使是一个北方孩子,胃还是很没有出息的被惯坏了。可是,要多长点肉就要吃多吃点肉,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尤其对于一个“瘦肉”型人来说,更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所以曾经跟一两个素食朋友的较量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辈子我都不要变成素食者。

可是,永远不要对一辈子太早的下结论。

08年3月的某一天,一个曾经不靠谱的哥们儿做了一桌靠谱的素菜,之后,我开始吃素了。

所以,茹素的开始对我并没有经过很大的挣扎和思想的抗争,转变过来就是一天的事情。那天之后,以至于再去菜市场,路过卖肉的摊档,看到的都是“动物的尸体”,闻到腐败的味道几乎有反胃的反应。

可是我却变成了异类。

其实吃素后,体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当大家发现我吃素后,再打量我的时候,前面就要加上一句,“你都这么瘦了,还吃素啊…” 或者是直接就将我的“瘦”与素食挂钩,并立刻关怀的建议到,不要追赶国际潮流,不能“过”瘦。那时我还不知道麦当娜、戴安娜王妃、Whitney Houston、Ricky Martin等时尚界名人都是素食者。

长辈们就更是忧虑重重,担心信了什么教,虽然我没有,但也很想激烈的争论一番宗教正面的意义。可是没有意义,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再让他们信服,不会做出大逆不道,香火不续的举动来。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的吃饭变成是很大的问题,其实吃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开吃之前总要被揪出来做一通自我坦白交待和经过一轮的PK,才可以开吃。《素食有理》的编者说过一句话,“在茹素的途上,最大的痛苦不是你如何努力的去抵制食肉之欲,而是你与一种“常态”相对的孤立和不解。”,那简直就是一种真实的处境和心声。

吃素,对于一个把“吃”做为头等大事的民族来说,确实是需要理由的。《素食有理》,就是一本给你提供理由的书。它相当于一本丰富而全面的文摘,收录了国际权威人士,有影响力的机构,以及其他经典书籍里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等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生命和世界的所有方面,从健康、环境、社会、宗教、营养等角度谈论素食的意义。如果你开始对素食有兴趣,或是有疑问,或跟我一样面临着压力需要给自己和他人一个理由,这本书几乎可以给你所有的答案,并让你在茹素的途上更加充满信心和喜悦。

它并不象其他的一些文章一样仅仅流于表面的感性,而是举出了大量的严谨的实验和数据,甚至还大胆的揭露一些基于经济和社会原因考虑被掩盖了的真相。

书里面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食物和营养的真谛》和《成为健康的素食者》。也许是因为素食后更加意识到健康是被“常态”反击的最好的回答。这两章也可以解开对素食究竟是食什么的答案。只是“食草”吗?当然不是,大地赋予我们丰富的资源,除了蔬菜以外,还有水果,菌类,坚果,各类根茎类的食物,豆类,果实类,一一列举起来,一页纸也写不完。而之前肉食时,相当的一部分都是被忽略的。3月的那顿相当靠谱的饭菜,其实就是颠覆了我对素食就是寡淡的风格的误解。其他几道不太记得了,其中一道是豆瓣酱炒芹菜、香菜、平菇、香菇、豆干、腰果等大杂烩…香味至今还留在味蕾上。当素食可以变着花样和创意,同样以色香味俱全来征服自己的胃之后,鸡鸭鱼肉大闸蟹就真的不必要了。也曾见过面黄肌瘦、苍老异常的素食者,多是因为吃得即简单又简陋所致,所以,这两章也许对于已经开始素食的人来说,更需要全面的了解。

书的最后,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素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掷地有声的名人,也着实让我激动了一把,托尔斯泰,泰戈尔,爱因斯坦,萧伯纳,牛顿,达芬奇,富兰克林,爱迪生...据说郭德纲也是吃素的,看人家那个体型和那个活灵活现哈。

其实吃素能坚持下来,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就是书的封面说的Vegetarianism is an action of love.

元旦在清远温泉宾馆的餐厅外面看到“民以食为天”几个大字,小有感概,看着一起前来的素友们个个的神情气爽、红粉花飞的样子,对着满桌香味喷鼻的素菜食指大动,心情象冬天的暖阳一样灿烂。

9个月的素食后,要问我的感觉,就是象心底开了一扇窗,有满满的阳光撒进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