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起来不像是一部传记的书,却有一个自传式的书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序中说,阿尔弗雷德•斯隆认为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让人读起来“充满乐趣”,而是旨在建立一种职业——职业经理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起一个主题明确的书名,以让这本书在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方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德鲁克还建议斯隆应在每章的结尾加上一段话总结经验教训。在斯隆写作这本书的多年时间里——德鲁克在书中说——斯隆一直都会征询他的意见,并仔细倾听他的想法,但从不接纳他的建议。对于德鲁克的上述建议,斯隆依旧进行了反驳,宣布这本书是写给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看的,不是写给笨蛋看的。但在德鲁克看来,越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越是需要明确指出,为了我这样的对管理毫无经验的笨蛋,在序的最后,德鲁克给出了他的总结。但若不是结合斯隆的书,这些箴言式的总结在我这样的笨蛋看来,也会像是另一种形式的说教。
相比于今天汽车的无所不在,当时的人们可能不会想到,汽车业竟是一个如此长盛不衰的行业。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假如能有一个汽车历史博物馆展示汽车业所经历的每一个技术进步,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那是什么推动了汽车业一直发展到今天呢?是技术的进步,是管理,抑或是竞争?对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福特汽车的衰弱而产生的机会,德鲁克在序里这样写到:“多年来,他最亲密的好友就是沃尔特•克莱斯勒,在斯隆说服他另起炉灶之前,克莱斯勒一直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别克分部的总裁。…另外,斯隆还清楚的看到,随着福特公司迅速走下坡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用汽车公司也需要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段话虽然是在说斯隆是一个注重友情的人,但却折射出斯隆对竞争的态度。现在,我们看到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鼎足而立的情形。竞争在此中扮演了源动力的角色,它推动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管理的不断提升,使汽车业保持了长久的进步,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
给我更深的印象是,管理其实是在制度设计上的不断优化。在制度优化这一领域,永远没有穷尽的可能。在斯隆执掌通用汽车的几十年里,外部的环境永远在变化。但通用汽车所秉持的有别于福特集权式管理的分权原则,让斯隆领导的这一组织似乎总能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如何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协调的同时又不违反分权这一最高原则方面,书的第一部分有非常精彩的描写,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协调控制下的分权运营模式。。更可贵的是,在特殊的时期,管理层也有过暂时放弃这一原则以应对危机的正确决断,这充分印证了通用在管理上的灵活性。德鲁克在序中提到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年代相互并行又彼此独立的两种治理方式,立宪主义和君主教育,似乎就很契合通用和福特在管理上的差别。在比较两家汽车巨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毋宁说就是汽车业的历史),人们都无法忘记福特T型车与汽车金融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T型车占据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时,留给通用的市场其实非常的小,那时候生存也许才是通用的最大目标。但当在外界看来通用似乎无所作为的时候,斯隆在书中信心十足地说,在经过系列的改革之后,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的通用,虽然这一切从外表来看并不明显。这就是管理所能给予人的底气。
大多数优越的制度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如覆盖不同价位区间的产品政策、财务控制、运营控制、委员会之间的协调等等。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通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也就是书中第九章——汽车市场的转型——中所写到的。斯隆将这一时期的汽车市场产生的新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二手车的折价销售,封闭型车身,每年推出的新车型。在《基业长青》中,吉姆•柯林斯写到由于福特没有预见到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对汽车业的决定性影响,使其丧失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在这一点说,福特T型车之前在市场份额上的垄断地位使得福特忽视了市场中正在发生的变化,最终强弱易势。
我认为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第19章。显然通用汽车算是一个非常专注于主业的公司,但是在这一章里,斯隆向我们介绍了通用在柴油电力机车,家用电器和航空方面的业务。其中,最好玩的是,在汽车业的早期通用认为飞机有可能会对汽车构成威胁,因为他们认为小型的私人飞机也有可能获得普及。为应对这种可能性,他们在航空方面进行了投入。而柴油电力机车的介绍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机械方面的天才凯特林孜孜不倦不求回报的工作热情。
最后,请阅第22,23章,认真听斯隆给我们说说管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8:21:0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6978.html